第一百五十六章(第3/3页)

听见陆辞开关门的动静,原正闲聊着的几人,不约而同地沉默下来,将复杂的目光投到了他身上。

在一群大多年过半百,须发花白的官员中,刚及弱冠,完全称得上风华正茂、器宇轩昂的陆辞,更是尤其醒目。

最尴尬的是,正是这位不论资历上,还是岁数上,都是不折不扣的晚辈,凭着一身璀璨政绩,由监国的太子殿下亲口任命,成为了权限最高的监试官。

陆辞坦然地由他们打量,走近前后,微微笑着颔首:“此回收纳公卷繁多,用过早膳后,就请诸位同我共阅吧。”

对这些官场上摸爬打滚多年,岁数比他两辈子加起来还多,彼此间又认识,已然结派,心里还自有一套小九九的官员……

陆辞从一开始,就没有结交的打算。

在他们安安静静观察他的时候,他就直接以自己的‘监试官’身份,‘温和’地开始发号施令了。

说白了,他与他们相处,顶多也就这锁院的一个来月。

日后再有交集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

若是略微放低放软姿态,以‘谦逊’博其好感,怕是也将换来‘好欺’的印象,招来敷衍和无视。

放在平时,陆辞许会懒得计较。

但在小太子充满信任地交到他手里,由他主持,主要职责都在自己身上时,可就不能让底下人轻视了自己,任意胡来了。

毕竟一旦有了任何差错,他作为监试官,注定难辞其咎。

如此看来,显然还是一开始就运用地位上的差距,直接压倒他们的试探,再明明白白地划下界线,定下规矩,起码在这一个多月来,都能让老油条们领会规则,好好共事的恰当。

作者有话要说:注释:

话说这个贡举的时间还真不是我瞎写的,在陆辞之后的下一届贡举,就是在天禧三年发榜(也就是天禧二年开始的解试),榜首是王整。(《中国科举制度通史-宋代卷下》,上海人民出版社,p840 (三十五) 天禧三年 (1019)王整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