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4/5页)

不过楚夫人不知道,卫蘅是个百折不挠的性子,更何况她近日还被楚夫人鼓励了一下,所以第二天卫蘅就带着自己的笔墨纸砚去了清川如镜。

卫蘅进去的时候楚夫人正在练字,卫蘅也不傻站着发呆了,转头轻声吩咐海棠道:“劳烦姐姐替我摆一摆。”卫蘅把装了笔墨纸砚的提盒递给海棠。

海棠看了一眼楚夫人,见她没说话,就将卫蘅的笔墨纸砚摆到了榻上的小几上。

卫蘅心里松了口气,幸亏海棠没拒绝她。卫蘅看着站在窗边紫檀大案前练字的楚夫人,自己跪坐到榻上,也开始练字。

楚夫人虽说在专心致志地练字,可有时候提笔蘸墨的时候总难免台一抬头,这就看到了卫蘅的那一套工具。

首先入眼的就是卫蘅的那支笔,管问先生制的玳瑁笔,楚夫人认得也见过,她的眼睛眯了眯。

等楚夫人练完字,“无意”间经过卫蘅的小几旁时,看到卫蘅用的砚台、墨锭和纸张时,脸色更是变了两变。

砚台是顾二娘制的端砚,顾二娘是难得的女性砚工,所制的砚台件件精品,多为名家收藏,轻易都不肯出手,因为难得,所以珍贵。不过市面上顾二娘砚台的赝品也多,但卫蘅这一方,温润如澄泥,是端砚中也罕见的精品。

墨锭卫蘅用的是徽墨中歙县制墨名家程一卿的墨。

还有那纸,虽然是仿制的澄心堂纸,可也是前朝最出名的如意馆仿制的,几乎能以假乱真,肤卵如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几乎可称得上“触月敲冰滑有余”了。

楚夫人发脾气时虽然也有糟蹋澄心堂纸的底气,可是那毕竟是少数,她一年里能得的澄心堂纸,也不过小半刀。至于这种如意馆仿制的澄心堂纸数量也是不多的。但是卫蘅就能拿来练字。

卫蘅被楚夫人眼里的那种炽热光芒给惊了一跳,赶紧搁了笔,抬头看向楚夫人。

“你这笔是三郎送你的?”楚夫人问。得知陆湛手里有这样一套笔的时候,楚夫人难得地低下身段问自己儿子要过,但是她的儿子居然一点儿都不婉转地就拒绝了,这会儿楚夫人在卫蘅手里见到,如何能不介意,如何能不生气。

卫蘅却是不知道其中的关窍,“不是,是我娘家二姐夫送的。”

楚夫人愣了愣,又道:“管问先生的笔,你居然用来练字?就你这字,也不怕糟蹋管问先生的心血!”

卫蘅的脸一红,不过楚夫人的话还是和缓,比当初的孤鹤先生可好多了。“是我的错。”卫蘅站起身,将写的字捧到楚夫人跟前,不好意思地笑道:“我知道自己的字不好,所以想请母亲指点指点我。”

楚夫人扫了一眼卫蘅的字,就转身走了,抛下一句“你回去吧。”

卫蘅有些失望,不过也没太多,她转身自己收拾笔墨,海棠赶紧上前来帮忙,卫蘅看着海棠,冲她笑了笑,“多谢姐姐。”

用过午饭,卫蘅在园子里散步,见清川如镜的牡丹和海棠正往这边来,她领了念珠儿刚想上去打个招呼,结果牡丹和海棠没看见她,转过身进了另一条道。

卫蘅听见海棠道:“三奶奶多好一个人啊,夫人这般对她,只怕伤了今后的情分。”

牡丹道:“夫人说三奶奶孝敬她,不过是为了博个孝顺的名声,并不是真孝顺。还说日久见人心。”

两个人渐行渐远,后面的话卫蘅就听不清了,不过她实在没料到楚夫人会这样说她,当然卫蘅也不算冤枉。上慈下孝,对于楚夫人这种人,卫蘅实在是难以视她为母亲,就连陆湛也让她过一个月就不用再去献殷勤了。

陆湛虽然那样说,可卫蘅却不能真那样做,她虽然不喜欢楚夫人,却也觉得她直言直语的性子也不算坏,很多事情她都看得通透,只是说出来的话伤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