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招兵买马(第3/4页)

研究摩托车发动机?

牛大伟在中专学校时就知道发动机是一个技术含量极高的产品,无论是拖拉机还是摩托车的发动机,都不是一个小五金厂能够涉及。

发动机要求的工艺和技术都很高,我们能做出来吗?

对牛大伟的疑问,韩皓信誓旦旦说发动机也是靠一个个零件组成,只要我们仿制对了零件,就能够组装成发动机。咱们中国人不是从无到有造出了两弹一星,摩托车发动机有什么大不了。待这一次外出推销兼考察之旅结束,他就打算集中力量来研究开发摩托车发动机。

组装钱江厂发动机零件的成功,让韩皓现在信心大增,他认为摩托车发动机的仿制很快就能成功。跟韩皓的乐观不同,牛大伟略显悲观。因为在课堂上听过老师讲解,知道发动机就算外观完全一样,但由于材料铸造工艺的不同会对寿命有很大影响,发动机最重要就是要稳定耐用。而且现在国内的摩托车发动机基本都是日本技术输入,国内厂家基本没有自主研发能力。他问韩皓懂发动机工作原理吗,韩皓吞吞吐吐的回答让牛大伟心底更加没有底。

不忍心打击韩皓的积极性,牛大伟心想将来的事情将来再说,现在最主要还是想想外出推销的计划。

两人半聊天半争论,反正就是打发时间,韩皓一直坚信自己就是能研发出发动机,不行就去找专家帮忙。

一位50多岁的中年男子原本走过摊位前,听到了韩皓与牛大伟的争论,便站着一旁听了小半天。

“听说你们这里招收高级技工?”

待两人争论结束,中年人走上前询问。

第一次有人敢主动来询问高级技工的职位,韩皓抬头望向对方。只见其一身洗得发白的天蓝色工作服,戴着眼镜,平头中藏着不少白发,但仪表收拾得非常整齐。一看气质,就有电视里国有大工厂里面的工人主人翁的派头。

“是的,只要有国家认证的证书,我们厂就需要!”

原来厂里负责操控日本机床的曹大川走后,厂里就没有了技术坐镇的人才,韩皓心想趁机在招聘会上找找,也为将来研发发动机准备。他对高级技工其实没有概念,心想技工一般都是流水线的工人,高级技工应该比厂里工人要高一些水平,找个像曹大川这样的人回去就好。

“那你看看我这证书算合格吗?”

中年人递过来一本收藏得很光亮的红本证书,韩皓打开一看。

“苗振华,七级钳工。”

韩皓在心里默念,下面还有正儿八经的国字头部门钢印。装模作样看了老半天,韩皓也不知道这个“七级钳工”是什么概念。于是他把本子递给了牛大伟,让他看看门道,而他则向来人问起了问题。

“普通机床会开吗?日本进口的二手货。”

叫苗振华的中年人想了一会后回答,应该没问题。

这时,韩皓感觉到牛大伟在偷偷拉扯自己的衣角,转过头看他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七级钳工啊!货真价实的人物。自己中专学校里牛得一塌糊涂的教学老师傅也不过是六级钳工,已经是可以在学校跟校长平起平坐的地位。现在出来一位七级钳工,韩皓还不知道对方的价值。

“苗师傅,您请坐,我帮您倒水。”

牛大伟吓得赶紧起来让座,并且亲自去倒水。现在他的水平就是不入流的技工,苗振华按道理算应该是技工这个行业站在顶峰的人。

八级钳工号称钳工之王,属于中国最顶尖的匠人,当初原子弹、卫星就是他们用简陋的机器捣鼓出来。任何一个八级钳工都属于国家战略级人物,但凡国内知名的机械大厂都会有一两名八级钳工级别人物坐镇。

新中国建国时大规模接受苏联援助,因此在技术工人等级上也借鉴了苏联模式,把技术工人分为八个等级,最高级别就是八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