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参与竞选(第2/3页)

在首都发家的鹏润集团,心知政商关系在中国的重要性,因此黄鹏润对这个工商联的副主席人选可是势在必得。

国美的股价一直在涨,黄鹏润成为各大财经媒体上的宠儿,他喊出了组建中国家电帝国的口号,并且风传国美准备收购某家知名家电企业打通产业链。

在首都,他有不少人脉关系,因此黄鹏润这段时间频频露面接受采访,大谈对中国经济的看法,以及企业家的责任感。

黄鹏润不愧为商人,在商言商,对工商联副主席这个职位私下给出了自己的标价。

“当前在中国,要想把企业发展壮大,跟官员打交道自然不可避免。一旦有了工商联副主席这套外衣,许多事件谈起来就方便多了。不是我吹牛,在我看来,这个工商联副主席职位,至少可抵10个亿的贷款。一旦当选,光凭你的名头,信誉贷款就值10个亿!”

作为首都工商界的红人,长袖善舞的黄鹏润很快就得到当地工商联的提名,推送他参加工商联副主席的评选。

印度米塔尔钢铁的成功,不单触动了吕海超,还有国内其他地方民营钢铁大亨。

在苏吴省的沙钢集团,也是一家从乡镇企业发展而来的大型民营钢铁企业。沙钢老板沈文彬也是用45万创业,打造出80亿资产规模的大型钢铁集团。2004年销售收入预计突破300亿,净利润16亿,整体规模要超过海超钢铁。

一直以来,沈文彬就跟吕海超有些不对付,作为两家同属国内大型民营钢铁企业,沙钢的规模明显比海超钢铁要大,但吕海超却凭借仗义形象和高超手腕获得了工商联副主席的位置。由此,海超钢铁在外界印象上,一直稳压沙钢一头,这让沈文彬心里不是滋味。

没想到吕海超意外身亡,沈文彬对这个自己多年来的竞争对手感到惋惜和不舍。一个人厉害与否,往往他的竞争对手最清楚。

斯人已去,恩怨一笔勾销,但钢铁行业依旧需要一个能在高层发声的人,因此沈文彬获得了钢铁协会的支持,希望他能顶替吕海超的工商联副主席位置。

“于情于理,沈总,您的出头非常合适。无论是资历,还是人脉,都是行业公认的最佳人选,我们大家都在背后支持你。”

钢铁行业协会的人主动邀请他参加这次工商联副主席的竞争。

沈文彬当然知晓工商联副主席职务的重要性,当年吕海超就是凭此压住自己一头。现在机会来了,他自然也顺水推舟,接受了这个提议。

一番运作过后,苏吴省工商联正式推荐他为候选人。

韩皓虽然在工商联内也算一方大佬级别人物,首富名头屹立不倒给了他足够帮助,但他从未想过要争夺这个副主席的职位。

因为现在工商联由主席、副主席和秘书长组成的执委会中,平均年纪超过58岁,最年轻的副主席也达到了52岁,更别提其中许多超过六旬的权威政经界元老。

嘴上无毛,办事不牢,韩皓最大优势是年轻,同时最大的劣势也是过于年轻。

按照他现在的发展趋势,没有人会否认他是未来中国工商界的领袖人物之一。如果他现在40岁,毫无疑问只要登高一呼,自然万人相拥。但现在,一个没有结婚未满30岁的年轻人,在中国排资论辈的传统下,他自己也知道难以服众。

国内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到事业有成,基本都是四五十岁的年纪,要让他们甘心接受一个未满30岁的年轻人坐在主席台上,确实有些困难。

没想到突然接到省委一个电话,韩皓不得不跟赵国平在机关食堂共进了一次晚餐。

“省里准备推荐你参加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的评选,你有什么意见?”

赵国平听到工商联要补选的消息,脑海里第一个念头就是韩皓。这个中国的首富,浙海省的优秀人民企业家,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