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章(第3/5页)

孟冬问喻见:“你看呢?”

喻见垂眸赏画,没吭声。

摊主见有戏,再加把劲:“这幅写生不论构图还是色彩都非常出色,画里的风景也少见,这边是建筑,这边是悬崖,像不像是在说,一边是生活,一边是戏剧?画里的人物也生动。你们再看角落里的日期,2014年11月,十二年前就有这画功,可见再过一个十二年,吴悠悠的作品能达到一个什么价值。”

摊主口若悬河,蔡晋同却受不了今天户外的阴冷,他心里还有事,于是催他们:“走吧,该回了,别站这儿吹风。”

风越来越大,接连三天大雾,这刻雾气倒被风吹散少许。

但南方冬天本就湿冷,风一吹,像冰锥在刮骨头。

孟冬往喻见背后站了站,和她一道低头看画。

蔡晋同见他们都在流连画作,也去瞄了眼。他看不出这幅风景画作业有什么价值,

“这画好看?”他不解,但也知道摊主狮子大开口,一幅作业怎样都要不了一千五。

他还价:“便宜点儿就跟你拿了。”

摊主说:“那不行,一千五是最低价。”

蔡晋同说:“一口价,二百。”

摊主把头摇成拨浪鼓。

还价声不绝于耳,先是一千五、二百,再是一千四、二百,接着一千四、二百一……

这幅画的价值成了一道波浪线,起伏弧度像波翻浪滚的黄河。

喻见低头凝视着画作上的山景。

夏天过去,再没人会进黄河戏水,树叶逐渐泛黄,芜松镇的秋末,已经需要换上厚实的冬衣。

她之后又吃过一次同款水晶饼,是特意坐车去买的,一来一回耗时颇久。

买饼是因为要上山秋游,总要带点吃的喝的,她心血来潮,想起了夏天的味道,所以在秋游前的那个周六,她才跋山涉水去跨了一回省。

秋游地点就是曲阿姨家附近的小山,当年因为她和小阳春半夜捉贼,没来得及游览的那处景。

不过这点水晶饼没能熬到秋游那日,在买饼回来的第二天,也就是周日,她亲自把饼送人了。

倒带三回(1)

周六晚上,她原本要拆第二盒饼吃,曲阿姨在家里转了一圈,及时按住她的手,说:“正好,加上水晶饼,礼物就够了。”

她的手蠢蠢欲动:“曲阿姨,那是行|贿受|贿吧?”

“胡说,这叫礼貌。”曲阿姨把饼从她手底硬拽出来,“谁叫你不提前跟我说你明天要去方老师家的?时间这么赶,上哪买合适的礼物。”

“水果不就够了。”

“你要去麻烦人家,礼多人不怪知道吗?”

“那她也不差一口饼吧。”

“那你也能忍一忍馋吧?”曲阿姨又拍了一下小阳春的膝盖,“你明天去那儿,别影响见见办正事。”

小阳春斜靠着沙发扶手,一腿曲躺,一腿支立,腿被拍得一踉,他噔一下又竖回来,脚伸向前,朝着人晃了晃,边打着手机游戏边说:“你绕着我走。”

她往一旁倒,挥掌将小阳春的臭脚拍回去,不过拍的是他小腿,摸到了一手心的腿毛。

客厅暖气太足,小阳春一身T恤短裤,他还在过夏天,只差去院子里冲凉了。

明天要去拜访的方老师是她的音乐老师,恰巧也是方柠萱的小姑姑。

方柠萱的父母和小阳春的父亲同在英国工作,方柠萱和爷爷奶奶住,她姑姑也住家里。

第二天上午,小阳春把礼物系在车把手上,她低头将她的那辆自行车来回推了推。

小阳春跨上座催她:“走了。”

她说:“我的车链坏了吧?”

车把一拐,小阳春滑到她边上,按住她的自行车,俯身看了看,说:“别管了,你上我后面。”

车型不同,小阳春的自行车特别高,连带着后座也高。她没试过坐人后面,按住座椅,她屁股往上蹬,两脚不能着地,她抓住小阳春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