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第3/3页)

“多谢母后。”荀翊将汤碗放在一旁,倒也不急,说道:“想必这汤羹定然好用,母后近日气色颇好。”

太后下意识地轻抚了下自己的面庞,这又笑道:“这倒不是汤羹的好处。是前几日寿宴宁府送上来的。也不知道哪儿来的配方,用起来麻烦是麻烦些,但敷在脸上却极为舒服,甚至比宫里采制的膏方还好用些。”

“哦?”荀翊问道:“可是自己做的?”

“是。”太后应着,让宫女去里间取了膏方来递与皇上:“眼见着寒冬便来了,皇上拿去涂涂手罢。”

荀翊托着手上的胭脂红圆瓷盒,瓷器入手冰凉,不知要多久才能捂得起来。他知道这小小鸭蛋圆的瓷盒是宁姝特地挑的,是个不沾生魂的批量瓷,大小握在女人手中也是刚好。

她费了大工夫,手上还烫了两个泡,晚上躺在床上委屈巴巴的,想要把泡挑破又害怕,纠结了许久。

由里到外,她都是用了心的。

太后见他不语,便又说道:“每年寿宴虽说要节俭,寿礼也从简,但到最后送到哀家手里的仍是暗处藏着珍贵。譬如同是宁府的寿礼,那妹妹送的是卢会膏方。可这卢会自打由西边进来,都是些晾干了的叶块,生叶子要想送到京城里可是要费大工夫大价钱的。”

荀翊:“母后又如何知道这瓷盒里的东西就不贵重呢?”

太后由他手上拈过胭脂红圆瓷盒,打开外层,里面服服帖帖的躺了张小纸:“喏,这膏方里添了什么,如何用,都写的清清楚楚,可见人也是心细的。相较而言,卢会虽是好物,但哀家用了却会起风疹。”

宁柔大概没想到,自己马屁拍在马脚上,太后竟然芦荟过敏。

荀翊停顿片刻,问道:“母后是有什么要与朕说?”

被皇上拆穿,太后倒有些不好意思,笑着说道:“今日哀家召了柳家夫人和嫡女来宫中,陪着哀家赏了会儿花。柳家夫人提起来她那儿子到了适婚年纪,前几日在寿宴上看中了宁府的嫡长女,又怕唐突了人家,想要求哀家赐个婚事呢。皇上说这巧不巧,这鹿角膏方便是这宁府嫡长女做的。”

“母后应下了?”荀翊问道。

太后由他语气当中似是听到了一丝丝的不悦。是柳家近日出了什么差错?还是自己太过拐弯抹角?

“尚未。”太后说道。

荀翊这才略松了松,端起那碗枇杷银梨汤喝了几口,说道:“柳家嫡子柳湛尚且年轻,喜冲动用事,并非良配,母后还是不要趟这摊浑水了。”

说罢,他将瓷碗放下,临走还未忘记拿着那胭脂红圆瓷盒。

太后看着荀翊的身影消失在宫门外,眨了眨眼——嘶,这又是怎么回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