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第2/3页)

“这位中使,敢问这箱子里面装的是什么呀?”宁柔突然在旁问道,声音纤细温柔,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看着小内侍。见小内侍看过来,她笑了下,低下头说道:“柔儿是第一次见到宫里的赏赐,所以有些好奇。”

宁姝:???和小内侍撒娇就不太合适了吧。

秘葵在宁姝的袖囊里冷哼一声:“论撒娇,宁柔和汝奉比起来差太多了。汝奉,你来一段。”

汝奉在木箱里哼了两声:“汝奉才不学她说话呐!”

声音嘎嘣脆,还甜而不腻,娇滴滴却不含半分做作。

秘葵:“听见没,宁柔算的了什么。”

宁姝承认,倘若自己是男人,怕是撑不过汝奉这一关。

小内侍自然是听不见汝奉说话的,见宁柔这么个娇滴滴的小姑娘问,也不好意思给脸色,便回道:“是银骨炭。宁姝姑娘畏寒,太后娘娘担忧她用不惯家中的炭,这才赏赐下来的。”

他这话一说出口,宁培远在旁变了脸色,什么叫用不惯家中的炭?这些年都用下来了,就因为进宫几日便用不惯了?难不成宁姝在太后娘娘面前胡说了些东西?

“是银骨炭?”宁赵氏见小内侍对宁柔还算和颜悦色,便拉着宁柔走过去说道:“这可好了。我们柔儿近来为与晋国公府世子的婚事忙着绣被面,可天冷手寒,寻常木炭又容易起烟,看的不甚真切,如今这银骨炭可是解了大忧。”

她特地将与晋国公府世子的婚事几个字咬的重,生怕旁人听不出来似的。

小内侍从朱漆木箱上收回目光,看向宁赵氏:“夫人,这银骨炭是太后娘娘赏赐给宁姝姑娘的。不是赏给您的,也不是赏给晋国公府世子未过门的媳妇的,更不是赏给张三李四的。太后娘娘说了,给宁姝姑娘。那这银骨炭便要用在宁姝姑娘那儿,旁人谁用都不行。您听明白了吗?还是要咱家说的再清楚些?”

宁赵氏左右看看,吞了下口水:“我……我……臣妇明白了。”

这小内侍说话讲究,将方才宁赵氏着重咬的那几个字儿又照葫芦画瓢的咬了一遍,宁柔听在耳里,只觉得脸上发烫。

是啊,晋国公府又如何呢?怎能和太后并提?

小内侍“哼”地一转头,对宁培远说道:“宁大人,还请您为咱家带个路,将东西搁宁姝姑娘那处。”

“啊,是,中使这边请。”宁培远心里烦闷,好不容易宁姝这是入了太后的眼,结果家里这个女人竟出来丢人现眼!

小内侍看着东西送到了宁姝院子里,又按照戴庸的意思里外打量了一圈,对宁姝说道:“宁姝姑娘,若是没旁的事儿,咱家这就回宫复命了。”

“中使稍候。”宁姝跑回房内,将装着汝奉和青瓷虎子的两个木箱放在桌上,又拿了自制的uno牌,用纸包妥善包好,拿出来交给小内侍:“劳烦中使将这个给太后娘娘。”

小内侍颠了颠纸包,一时拿不准,小声问道:“里面不是给我‘辛苦银’吧?”

宁姝愣了一下,这才想起来忘记打点他了,连忙说道:“中使稍候。”

小内侍连忙摆手:“不是这个意思,我就是问问清楚,以防耽误事儿。咱家出来之前特地交代过的,您给的不能拿。”

他这么一说,宁姝倒有些想太后了。方才相处这段时日,却比宁家人更惦记自己。

小内侍回到宫里先去太后处将宁姝送的纸牌呈上,太后见了那牌又仔细问了小内侍宁姝的境况。

待小内侍走了,太后对袁嬷嬷说道:“原本我是不想让姝姝嫁那么远的,睦州离京城来回要走几个月。但你看她这家人,这般不成体统,留在那处只是受罪。秦王是个好孩子,性子耿率,为皇上驻守边疆多年,府中也没个女眷,干干净净的。如今恰好孝期过了,若能和姝姝凑在一处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