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有赌未必输(第2/4页)

看着孙子,曾老汉一脸的失望,年纪轻轻,却一点闯劲都没有。

敢打敢拼的年轻人精神头,丝毫都看不见,反而像个小老儿一样,在那里瞻前顾后,当真是令人失望。

“尔等也是这般想的?”

不再去看孙子,曾善目光一转,看向了其余曾氏子弟。

“叔父。”

剩下的曾氏子弟中,子侄辈的一个年轻人出列,冲曾善拱了拱手,然后低头道,“我有一言,还请二三子深思。”

曾老汉见有不同想法,顿时松了口气,虽然只是带出来几个曾氏子弟,为的就是让他们见见世面,看看汉军的威风,也好让他们清楚,随国的前途,基本是可以预见的。

但即便是可以预见,显然也要让家族稳定传承下去,如果可以,自然也要发展壮大。

同时在这个基础上,国君的性命生死,也是要看护好,能不绝祀,就不绝祀。

唯有如此,将来曾氏分家,不管怎么分,这种品德不管是真情还是假意,终究是有人去做,无数的分支遇到本家遭难,纵使不会全力以赴去拯救,但也会帮扶一把。

这就增加了存续的几率,增加了百代绵延的可能。

他曾老汉厮混在江淮列国,从来不是老好人一个,只是思考的角度,和常人完全不同罢了。

在曾老汉看来,楚国这种言而无信,靠欺诈起家的国家,下场未必会比随国好多少,甚至可能更糟。

“二三子何不细细思量,为何如今楚国郢都之内,乃是由权邑斗氏执掌大政?”

“楚国太后人在郢都,楚王却在渚宫,而渚宫可曾为楚国失而复得?”

“淮水大军伐楚之际,天下诸侯皆是望风而动以待时机,彼时所思所想,无非是两虎相争,必有一死,必有一伤。”

“如今天下诸侯所想,可是破灭?”

几个疑问抛出来,曾氏子弟都不是笨蛋,立刻打消了之前的犹豫,连曾老汉的孙子也都是恭恭敬敬地再冲祖父行了一礼:“如是,我等便全力投效汉子!”

曾老汉见状,顿时满意,有些时候,不是说墙头草不好,两头押注不好。

而是真的形势比人强,曾氏固然可以多头押注,但是现在李解大杀四方的概率是最大的,一旦李解摆平了各种不服,又卡住了天下险要,那谁是他的对手?到那个时侯论功行赏,他们曾氏凭什么跟阴乡集团、傅城集团、淮水集团争?

汉子国现在的官僚分布,已经越来越清晰,传统意义上的勋贵武士,就是鳄人和白沙勇夫。

而那些走狗爪牙,则是两次逼阳之战中的“义士”,从“义胆营”变成“新编义士”这些人,就是汉子国的虎狼鹰犬。

至于云轸甪、蔡夕、蔡美等等,他们曾经在各自的母国,都是边缘化的人物,甚至就在雍澨这里,曾老汉还看到了“沧浪君”鄂沧。

这老东西投靠李解之后,居然也被重用,现在负责着溠水和汉水之间的物资运输,同时还兼职将那些出去劝降的渚宫近臣,运送到汉东各地。

换成别的君主,未必敢像李解这样操作。

而昨天来了之后,当曾老汉抛出这个疑问,就被李解一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回复了去。

这让曾老汉很是佩服,这年头,君主用人,大多依仗宗室兄弟,这一点本没有什么错,国家也好,小家也罢,但凡用人,肯定是自己血亲更加相信。

也正因为如此,如此多的“外人”充斥在其中,这多少让曾老汉感觉新奇至于,也由不得他不佩服。

至少汉子国表明了一个态度,在汉子国内部,有本事就能混口饭吃。

虽然关键位置还是鳄人和外戚,类似“哼哈二将”和商无忌之流的地位,肯定是不可替代的,但是汉子国官吏需求量极其庞大,这对很多落魄武士而言,已经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