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有样学样,往死里整(第3/4页)

战略目标,显然是汉子国,但近期的战略,就是吞并鲁国,即便不能消化掉,也要把齐国的长城防线,从岱山以北,推到蒙山、梁父山。

只要汶水以南的阳关,控制在齐国手中,那么齐国以后随时都能出关应敌。

进退自如,还极大地降低了成本。

只算后勤这笔账,至少十七八万的民夫,是要省了的。

随后就是岱山、梁父山的资源,以后就能用上,因为汶水掌握在了手中。

可以说,齐侯砸了太多的资源在其中,再有剩余的力量让给千乘邑高氏,那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而恰逢千乘邑高氏,又图谋鄋瞒五部的地盘,这种情况下,正好勾连燕国,双方一拍即合,也就更加使得太子申掌握的燕国局势,达到了封邦建国以来的最高最优。

老大霸主晋国,现在大部分的精力都在河西、关西,晋国想要恢复镐京,甚至还打算重建镐京,这个口号,这个野心,已经传播到了燕国地区。

这对燕国来说,简直是好得不能再好。

太子申先后发动了几场小规模战争,已经顺利地灭掉了个易水之南的杂牌小国。

燕国的骑兵部队,虽然总体规模不大,但用来侦查,那是相当的好用。

在卫侯响应齐侯号召,前往无盐邑会盟的时候,卫国的北部地区,已经有卫国的卫戍部队,看到了燕国人的小队活动。

此时的黄河,是东北-西南走向的,顺着黄河前往大海,得朝着东北方向走。

而卫国人坐船顺流直下,便是在河北,看到你燕国的部队。

以往这里,本该都是狗蛮子流窜,然而现在,狗蛮子没看到,长狄、赤狄都没有,反而是一队队燕国骑士在那里巡逻。

这个消息传到卫国之后,很快就被间谍打听到。

李解知道河北有这样的变化,早在去年秋天,就是有所了解。

有了这样的认知之后,加上千乘邑高氏的反馈,于是乎,伴随着齐鲁战争的到来,阳关争夺战成为焦点的同时,李解大胆推测,燕国人不可能就是干瞪眼看着。

太子申这样阴狠毒辣的家伙,怎么可能干看着?

最少一统河北,那是肯定的。

甚至李解还大胆地猜测,这个太子申,会不会让狗蛮子也给他卖命?

不管什么方法,是威逼还是利诱,都不重要,狗蛮子只要给他卖命,又或者只是做了炮灰,当了替死鬼,就可能搞卫国或者晋国。

事情的微妙就在这里,卫国和晋国,一个刚经历了非常脑瘫的“卫郑之战”,双方血拼的下场,就是好几年没办法缓过来。

至于晋国,现在正经历着大战。

夏天的到来,让秦国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总动员,甚至有未成年男丁,也被拉到了前线。

后方只能保障最基本的粮食耕作,剩下的成年男子,都必须拉到前线去血拼。

晋国的硬实力,超出秦国太多,秦国就算进行了总动员,疯狂地抽丁,也无法跟晋国抗衡。

从去年开始,秦国的防线,从一开始的多段漫长的东方长城,变成了现在死保咸阳的防御阵地。

过完年之后,秦国甚至开始着手放弃泾阳,死保咸阳。

晋国在河西之地的状况,因为魏操的亲临,发生了剧变。

不过即便如此,秦国也不可能坐以待毙,作为西方霸主,底蕴实力还是有的,再加上某个女神的特殊性,他们能拿到一笔不错的军事援助。

到现在为止,攥着某个女神提供的先进兵器,秦军总算是抗住了晋军的又一波攻势,战线从漫长,变成了重点防御战。

双方如此的投入,已经完全没有多余的精力去牵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比如说燕国偷偷地黑了一两块晋国在河北的飞地,因为这些飞地,本身管理起来就比较困难,投入产出比不成比例,再加上原本就是长远战略的缘故,才会有这样的飞地,于是乎,为了眼门前的战争,为了全面拿下河西,彻底攻克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