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 齐军大捷(第3/4页)

然而形势恶化之后,小股部队完全齐国技击的对手,在特殊地形下,更是被技击的高超个人战斗技术给压制。

这就导致了一个重大问题,没有依靠的鲁国部队,竟然连后勤都无法保障。

西南方向的辎重部队,竟然还遭到了齐国野战部队的骚扰,后路粮道被劫,断粮的恐慌,老卒们还能淡定,那些民夫们就慌了,紧张恐惧的气氛,很快就在阳关内部传播开来。

陬邑大夫子纥就算浑身是胆,他能镇得住几个人?

这种危急情况下,鲁国的精锐,终于出动,再不出动,阳关告破,齐军就能多线并进,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曲阜二次誓师,援兵终于前往阳关。

第一批次的主力增援,并没有什么问题,然而在第二批部队赶路的时候,在汶水之南遭遇了伏击。

双方兵力差距不大,但问题在于,齐军有一千辆战车。

开阔场地,管你什么阵势不阵势,冲就完事儿了。

再加上齐国最擅长的打法,就是车阵配合轻步兵,鲁军第二批次的部队,本就装备不如主力,士气也差了点儿,于是一败涂地,根本没有撑上多久。

齐军打出了一场歼灭战。

交战双方,鲁军一万二千人的兵力,齐军总兵力是七千五百,最后齐军以损失不到三百的代价,全歼鲁军。

“汶南大捷”传到齐国中军,齐侯的威望直接拉满,之前宋国的各种脑残操作,还有各种乱七八糟的烦心事,在胜利面前,都是灰灰。

甚至原本还打着小算盘的卫国和郑国,竟然立刻表态,表示国中援军,已经在路上。

齐军有全歼鲁军偏师的实力,还用说什么?这必须给力啊。

“汶南之战”传到曲阜,鲁国君臣惊恐万分,因为齐军突然反常的操作,不仅仅是将阳关再度孤立,还隔绝了阳关和曲阜之间的联系。

现在的麻烦就在于,曲阜一时半会儿,肯定没办法和阳关联系上,就算要南北夹击齐军,约定在什么时候,动用多少人马,在什么地方,都无从谈起。

更要命的是,“汶南之战”颇有点一锤定音的意思,直接让鲁军丧胆。

不但让鲁军想起了齐国的实力,还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

两日后,“汶南之战”的影响,终于让和谐安定的曲阜城慌乱起来,鲁侯在朝会上连连问计,群臣束手无策。

实际上,鲁国君臣其实都很清楚,如果在陬邑大夫子纥第一时间求援的时候,曲阜就派出一支少量的生力军,就能解决问题,可惜那个时侯,鲁国君臣打得主意非常恶心。

鲁国群臣想着的,是坑一把陬邑大夫,你不是忠君爱国吗?那就等你吃了败仗,到时候自然威名扫地,而他们,再出来收拾残局。

想法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至于鲁侯则是更加简单,他只想让汉使们知道,现在鲁国危机重重,要是汉军再不来,他们鲁国可真就坚持不住了。

很好,于是真的就坚持不住了。

“汉军现在何处?!”

鲁侯慌得不行,本来就白头发多,这一回,白头发更多了。

“汉子途径徐城,于‘洪泗泽’祭祀已故吴国公子吴巳。”

一听李解居然还有闲心思去祭祀什么公子巳,鲁侯心中气恼,可话到嘴边,却是又变了味儿:“寡人素闻汉子忠于‘帝勾陈’,如今看来,果然如此。”

“……”

“……”

鲁国群臣都是无语,这种虚空马屁,现在空拍有个卵用。

不过鲁国群臣却是不懂,鲁侯只要有了这个姿态,将来传言到了李解耳朵中,他鲁侯就是个“厚道人”呐。

而李总裁休整了一天之后,再度组织队伍北上,到沛邑的时候,“舟传”正好南下,传来了齐鲁交战的新战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