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西出玉门(第一卷完)(第2/3页)

“在孝武帝天汉年前,第一次远征大宛时,阙在酒泉玉门县。”

“而后来设立敦煌郡,玉门关才西移到了此处,又造阳关,与之成掎角之势!”

从周到汉,足足一千年时间,疆域和边界,随着王朝帝国的壮大而渐渐推进。

傅介子意气风发,指着西方道:“汝等说,这阙,还会继续向西移么?”

“会!”

三人齐齐应声道:

“大汉疆域,绝不会止步于此!”

“那汝等觉得,它该到哪?”傅介子看向三个年轻吏士。

骑吏奚充国想了想道:“应该到轮台去,孝武之时曾屯轮台,可惜后来放弃了。”

郑吉却应道:“我以为,应以葱岭为限,囊括南北两道,三十六国,让整个西域,都归属大汉!”

任弘不由颔首,郑吉说得没错啊,葱岭以东,压根就不是“新疆”,而是汉唐法理,自古以来,没得商量!看不出这会稽人小小的身材,却有大大的野望。

“任弘,你觉得呢?”傅介子看向唯一没答话的人。

任弘拱手:“下吏以为,胆子应该再大一些!”

“这‘汉阙’,或许能够超过葱岭之限,包括更广袤的西域,大宛、康居、月氏,直到万里之外!”

“只要吾等前赴后继,几代人后,百年之后,它或能在安息国再往西的西海之滨阙立!”

好大气的豪言,众人皆惊,傅介子更是骂道:

“孺子狂妄。”

旋即却哈哈大笑起来:

“但我喜欢。”

傅介子对被三个小小吏士豪言壮语所惊的副使吴宗年道:

“老吴啊,吾等果然是老了。”

“这些年轻人,和当年的博望侯一样,看得够远,胆子也够大。”

“只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件事,吾等还是得一步一步,先从离大汉最近的楼兰开始罢!”

……

虽然昨夜傅介子一番话给众人打了气,但到次日清晨,众人离开玉门关时,最后那一步,仍然很难迈出去。

虽然已经下定了决心,虽然已经做好了准备,但终于来到家门口,离西域只差一个门槛时,心情仍会有些复杂。

前面等待他们的,究竟财富与荣耀,还是无情的死亡?

“诸君。”

傅介子持节走了过来,从每个人面前走过,他拍拍韩敢当的肩膀,帮孙十万紧了紧衣领,又与郑吉说笑一番。

“刀磨厉了么?”

“衣裳裹紧了么?”

“憋着的尿,撒出去了么?”

众人哈哈大笑起来,紧张的情绪顿时消解。

傅介子登上了轺车,一车当先,如同头马,犹如旗舰。

但在表面的一往无前之下,傅介子却低声吩咐车父道:“开慢点,等等他们罢。”

“毕竟出了玉门,家,便在身后了!”

众人一个接一个,缓缓抬着脚步往前迈,任弘也在队伍里,头戴毡笠,身披布袍,脚踩高帮皮靴,骑着萝卜,腰挂环刀。

出了关隘,今日天气一般般,有要变天的迹象,玉门都尉府的士卒都站在丝路两侧,手持戈矛,目送使节团离去。

戍卒燧卒的脸被日头晒得黑黝黝的,终日吹风的皮肤粗糙,干涸的眼睛里带着种种情绪,有敬佩,也有怜悯,毕竟西行的使团,多半都夭折了。

但他们都在玉门都尉一声号令下,齐齐朝使节团行了军礼!

“早日归还玉门!”

你别说,还真有种驻扎兵团送调查兵团走出高墙的感觉。

“咚咚,咚咚!”

等再看不见他们的身影时,身后又响起了鼓点,那是玉门都尉在城头亲自击鼓,为勇士壮行!

而使节团则以悠悠驼铃作为回应。

鼓点激昂,但未免单调,至少任弘觉得,还缺点什么。

缺了献给先驱者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