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美甲(第2/3页)

虽然隔着角质层,但萝卜似乎还是被烫了一下,昂首嘶叫,用蹄刨地,尘土溅人一身。

任弘连忙安抚它:“萝卜啊萝卜,有了这抓掌后,你虽行冰上,着冰不滑,最适合在河湟这种冬日山地战场用,等上阵时可要踩稳些,别马失前蹄将我甩了下来。”

马掌焊实后,铁匠将马蹄放进桶里的冷水中去冷却,提起来用自己的围裙拭干,最后拿出小铁钉,再一次提起马蹄,举起小钉锤,开始钉马掌。

钉好之后,放下马蹄,试试马掌落地是否平伏,如高低不平,还得将以上步骤重来一遍。

忙活完后,一刻钟已过,等任弘将萝卜牵走后,铁匠也不休息,擦了擦汗,看向后面牵着马排队的护羌校尉骑从们:“下一个!”

马蹄铁虽是罗马的黑科技,但双方尚未接触,更别说科技交流,如今倒成了任弘的发明。

对西安侯这种给马穿铁靴的举动,令居也经常跟马打交道,没少为马的蹄子操心,见后都恍然大悟,一拍脑袋道:“吾等怎么没想到呢!”

再看萝卜健步如飞,几乎没受影响,连赵甲都拍着自己的老马,很是羡慕:“金城谚云,多走高山伤骏马,如此一来勿论冬夏,以铁着蹄,虽涉远道马不伤足也。”

只可惜铁匠不多,每匹马的蹄子大小不一,得临时锻打,给马上蹄铁的速度很慢。从去年底开始,花了好几天功夫,才让护羌校尉手下两百亲卫骑从完成换装,成了一支真正的“铁骑”。

任弘还想让新募的民兵们也体验体验,令居县令却对他叫起苦来。

“光为了打制一千只马蹄铁,可将令居小铁官存着的铁全耗尽了,再寻不出更多来。”

令居县令富昌很是心疼,汉制,凡产铁的郡里均设置铁官,全国共有铁官48个。即便不产铁的郡,也要在县一级设置小铁官。铁的冶炼和铁器的制作与销售,一律由铁官负责,是妥妥的国营单位。

他们金城郡也不产铁,整个凉州较大的铁工坊,唯独陇西郡有,所以边塞不缺马也不缺盐,偏偏铜铁稀少,陇西每个月才给金城送一千斤来,作打制修补兵器、农具之用,如今库存全给任弘清空了。

这也是任弘不搞马镫马鞍,害怕其流传到周边弊大于利,对马蹄铁倒不担心的缘故:匈奴虽然也产铁,但却比汉朝更不富裕,否则右部诸王也不会费尽心思从内地走私铁了。

急也急不出铁来,任弘只好先让募兵里的军吏,那些昔日的里正、亭长们的马钉上蹄铁。他不指望募兵有多高的组织度,七八天时间也练不成一支强军,只能靠现成的亭里什伍制来约束,同里同乡归一队。

在令居训练了几日后,任弘便带着骑从前往浩门县驻扎,以提防对岸的煎巩羌。

前线的战报也陆续传到他耳中,消息有好有坏。

先是他刚离开令居时听到的消息:“先零羌击安夷县,辛都尉西出四望峡击之,大败羌虏,追至湟中,羌虏四散。”

听上去是喜讯,辛庆忌很高兴,但任弘心中却暗道不妙。

“遭了,老辛还是冲动了。”

金城郡的地形,像一个十字,横为湟水谷地,竖为大河、浩门水,除了这寥寥两道河谷外,其余皆是大山丘陵。

郡城之所以设在允吾县,就是因为它位于十字中央,四通八达。在这种情况下,允吾西边的湟水边处处是险塞,尤其是在三人合议时,要辛武贤亲自带兵驻扎的落都(青海乐都县)四望峡,只要一千人守住隘口,以汉军擅长的强弓劲弩射之,羌人便无能为也。

但辛武贤不愿放弃西边安夷县,坚持要到更远的湟峡守,那倒不是不行,只是会造成一个问题:辛武贤和郡府太远,出了事难以相互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