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你可听说过宜阳?(第3/4页)

赵兴眼中平静无波,不知道在思索些什么。

片刻后,宁静得有些沉重的气氛被打破。

“哗~”第三杯新茶倒上。茶杯推到了沈追面前。

沈追十分郑重的端起茶杯,双手合住茶杯拱了拱手,无言将茶水喝下。

一切尽在不言中。

……

四月十四日,出发前的一天。

封赏带来的轰动刚刚平复些许,又一道消息震惊了各方。

冠军侯沈追,拜赵王为师!于赵王门下求道!

赵王征战多年,从未有过徒弟,所以沈追算是上赵王的开门大弟子!

虽然沈追已经有了一个师傅,但是这世界上,拜师多人的并不罕见。许多人在求道的路途上,都不止一个师傅,有些人甚至师从多门。

如沈追自己,除了吕元纬之外,本身也算是慈云尊者的弟子。只是在某些程度上,在弱小时的第一个师傅会更亲近一些,而后面的情分则稍淡一些。

就比如沈追这里,喊吕元纬仍旧是师父,因为他乃是从弱小时就拜了吕元纬为师,吕元纬一路培养他到如今境界,付出了大量资源,师父师父,关系亲近,有如父子。

但拜赵王门下,只为求道。喊老师即可,关系紧密度要比师父要弱一层。

通常在官场上,如果是某位官员犯了死罪,哪怕师父不知情,也要被株连。但老师如果没有一同犯错,那便不会问罪。

但在外人看来,区别其实不大。

沈追作为赵王所说的第一个弟子,意义非凡,而且沈追在武安军中崛起,赵王也功不可没。在临界大地上,甚至分出一道神念分割体来庇护沈追。这两者之间,如今又再增加一份师徒关系,难道情分就会生疏了?

消息如同翅膀一般传扬出去,各方势力都是为之震动。

“赵王收冠军侯为弟子,啧啧,这沈追真是好福分啊!传言赵王可是有顶尖真神实力!”

“有一位王侯撑腰,将来在赵国,谁还能撼动沈追的地位?”

“哼,获封冠军侯,恐怕朝廷不会让沈追回赵国了。”

“那也是前途无量!”

“真羡慕啊,我要是沈追,干脆直接拜赵王为义父,不,叫亲爹都行!”

“兄台,你醒醒,现在是白天……”

“……”

武安军内,议论的声音不绝于耳,消息传开,不但赵国现有的势力都重新估量沈追的份量,就连其余临近的诸侯国,都是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位冠军候。

贺贴、贺礼不断的送到军中来。

不过却被赵王一律谢绝,言明进京在即,暂且来不及摆拜师宴,只能推迟待客。引得众人纷纷遗憾不已,心道这冠军候也太过低调了,自封侯起,都没见过一面。

但是在军中,仍旧是举办了一个小型的宴会,将这层关系公之于众。

当天,天心殿来了军中的诸多主要官员,以及赵国的各个将军,都是尊者中阶以上。还请了其余两位武侯,定武侯和神剑候做见证。

至此,这一层师徒关系就定了下来。

……

四月十五日,赵王的仪仗队启程。

军中将领有共七十二人离开赵国前往京城,其中就包括冠军侯沈追,文信侯吕元纬,夏飞虎等军功榜名列前茅者。

广袤的天空上,一艘艘龙首楼船整齐划一,跟在赵王的金龙战船后。

金龙战船,乃是由一整条远古天龙打造,从外表看,就有如一条活着的天龙遨游。除此之外,还有六条活着的千年蛟龙在仪仗的最前端拉船、开路。

异姓王,也算是皇室的一份子,所以完全能够配的上这种规格。除了赵王之外,文信侯和冠军侯,都是乘坐龙首楼船。

出了赵国境内,队伍的阵型变换。

由沈追的龙首楼船一马当先,在队伍的最前方开路。文信侯吕元纬,则是居于末尾,将赵王乘坐的金龙战船护卫在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