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第3/4页)

——古往今来,都是我有一个朋友。

朋友即我,姜娜清楚得很,看破不说破:[然后呢?]

[但是我怕我产生感情上的混淆,做出一些什么逾越的事情来,所以,最好应该怎么处理?]

对面安静了一会儿。

姜娜:[这可以是个复杂的问题,也可以是个简单的问题。不过我首先想问问啊,那个人他有女朋友吗?]

娄甯想起顾逞不久前的澄清:[没有。]

对面这次回复得很快:

[那你犹豫什么?既然你能问出这个问题,那就是动心了,就去追吧!你这么优秀,生意也蒸蒸日上,还有雄心壮志,你迟早会跨越什么身份的障碍的。到时候,谁敢说你的不好?]

一激动,都忘了装不知道“朋友即我”了。

娄甯倒也没注意到姜娜的指称变了:[……等一下。]

什么是,“追”?

在她的认知里,这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名词,全部的认知来自于:

原主幼儿园,收到了同班小男生的棉花糖;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常有小男生来找她玩;到了高中,总是在抽屉里发现别人送来的零食;大学,很多人想要帮原主打饭,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

“……”也就是对他好吗。

对面像是怕她犹豫似的:[诶呀,还等什么?告诉你朋友,就是上,不要怂,勇敢追啊,冲!!!!]

发来了一串惊叹号,虽然收到的是文字消息,娄甯还是觉得自己的眼睛被吵到了。

姜娜:[总之呢,那个人还是单身,你朋友也是单身,哪来的什么逾越之说?不管是身份尴尬也好,是什么人反对也罢,你朋友要自信自己很有魅力。]

下厨还贼香。

[过程中遇到什么阻碍欢迎来问我,别看我这样子,其实也是谈过两个男朋友的,其中有一个是班草,就是我自己追到手的。]

娄甯都插不上话:“……”

追他?目的是什么?追到手当男朋友?

但是,上一世她让顾逞陷入了性命之忧,这一世,只要安安稳稳地维持现状,就是最好的状态了。

对面又发来一条信息:[虽然我很好奇这样的你会好感怎样的异性哈哈哈,不过我好像也不应该问这么多,以后你有问题还是可以问我的。]

……不会有问题的。

娄甯终止了这个话题:[小姜,我要去收拾厨房了,谢谢你,这么晚打扰你了。/玫瑰]

收拾完厨房,娄甯仔细看了看目前的菜谱,还有外卖群收集上来的反馈。

反馈集中在【食材好,份量大】、【实惠好吃】等方面,还有【想点很多种,但最后迫于胃口有限只能无奈只要一种】、【味道全都很好,以至于不知道选什么了】……

看起来都是好评,但娄甯精准地分析出了其中潜在可能的问题,和已经成功、需要坚持的点。

从一开始,她就坚持讲究食材品质的标准。

在影视城大多数的小吃店为了盈利,会在一定范围地尽量抬高价格,争取更大的盈利空间,他们的目标很明确:随时都在流动的游客。

麦香馆所在的地段比较偏僻,游客量不大,因此娄甯从一开始就瞄准了更为固定的客源,讲究食材品质与性价比,这显然成为了常客突出的记忆点。

特别热卖的几道面食面点,炸酱面、烧麦、珍珠面……都是或是价格合适,或是单份分量比较少,可以搭配点的。

由于她一直把营业重心放在了外卖群,因此在搭配套餐方面没有过多地考虑,但外卖群已经出现了关于【数量/种类】的甜痛“抱怨”,她应该更新一套菜单了。

想要提高顾客满意度,同时增加毛利,完全可以通过搭配来实现。

于是经过连夜的搭配设计,外卖群的顾客惊讶地发现:店里推出套餐了!比如——

[套餐A:炸酱面*1(份量减半)+大烧麦*1(可替换成同等份量的小烧麦),价格-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