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第3/5页)

周家禾每每上完一节课都要课后练习复盘,不由得闪过一条网课评价——亲切的面容,魔鬼的要求。

横批,好自为之。

但一想到即将到来的全国厨师大赛,不能放弃,这是成为出色主厨的必经之路,于是又擦把手,撸袖子继续。

几个小伙计一边围观学习,娄甯和林闩还在微信上开会沟通,一起研究怎么分吃线上销售这块大饼。

从开店到运营,从设计到售后,没有一个环节被落下。

他们自带货源和顾客群体,进货不必多虑,但为了新鲜的顾客,门面和详情还是要做好的,产品图找谁帮忙显而易见,非姜娜莫属。

姜娜接到联系,娄甯说按照市场价格付费,“啊”了一下,马上就说,“不用给我多少钱,你每次有什么好吃的,寄过来我就帮你拍照,我也是业余的呀,能收到吃的,就已经是很大的心意啦。”

至于排版设计一类,林闩之前打游戏,也认识一些朋友能干这方面的事情。过年不好叨扰人家,找了几个说个大概,确定了合作人选。

美工和前期设计定稿都有了人,运营就交给了林闩,他干过自由创业的服务业,对这一方面是亲力亲为,有能用得上的经验。

至于包装和快递一类的物流事项,就涉及到另一个需要寻求合作的领域了。

线上销售的大饼事业就这样徐徐展开。

网购的大饼画完,为了参选备战全国厨师大赛,娄甯又找出往期的参赛视频来看。

这个比赛已经进行了快十年,一开始还在厨师业界内有所争议,渐渐地通过完善赛制、提高评审员质量,也产生了一定的权威性。

因为中途会请一些明星嘉宾来,不仅有不少家庭主妇或是烹饪爱好者喜欢看,还会有一些爱看美食节目的年轻观众会看一看。

在美食节目圈的热度,不亚于另一款业余烹饪爱好者心目中的热门综艺《明星烹饪师》。

所以当娄甯开始看这个比赛节目时,娄奶奶经过还插了一句嘴,“囡囡,你也看这个?我之前看过,好复杂,那些厨师做菜做出花了。”

“我看有一个广府师父,初赛就特别厉害,煮一个大鲍鱼就熬了几个小时的汤,找了好几十种材料去配。换做是我们,真的吃不起哦。你说是不是厉害?”

“厉害。不过我看节目,是打算做个参考。”娄甯先点头附和老人家,然后才说出自己的意愿,“其实这个比赛,我也想参加。”

娄奶奶愣住,她没想到孙女的想法会去到那么远,“你要参加这个比赛?那店里怎么办,谁来看呢?”

她这么问自然有原因,这个比赛以往都是半封闭性的,每一次晋级比赛都要住在节目组,还会拍一拍厨师备菜的日常。

“所以我招了几个小伙计,他们已经能做几道能够出师的拿手菜了。”娄甯解释,“我们去比赛的时候,店里只开前柜卖这几种东西,虽然品种少一些,但是不影响盈利。”

正如有些品种简单的小摊,只卖鸡蛋灌饼或是煎饼果子就能月入二三万一样,出品单一反而更利于盈利,并不会产生营业额下滑的情况。

不说大赚一笔,至少维持店面基本的生意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何况麦香馆如今自带招牌,顾客喜欢的是他们家的味道和口碑。

这样操作简单、美味便捷,只开一个前柜卖便捷小吃,无论是游客还是居民,大家都能买来吃上一口。

娄甯就正是这样打算的,所以日常魔鬼督促着,让两个小伙计出师了擀面条、炸油条、磨豆浆、摊饼皮、炒肉酱等几道重要的单品配料。美味程度比起师父来说也不减,完全能够支撑他们离店的短暂时间。

“囡囡,你也太有想法了……不管怎么说,你也是有能力的大人了,奶奶支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