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第2/5页)

新蒸的枣糕,枣香浓郁、软糯酸甜,打好包装随时可以享用。不过,重新放进微波炉加热以后将带来更多的惊喜,口感会变得更为香热肥韧、酸甜合宜。

比起香辣勾人的辣椒酱,还有一群甜口党在默默蹲守枣糕。

冲啊,甜食赛高。

下午三点——准时开售!

【哈哈哈哈叉腰!这回我抢到了!】

【吸取上午的教训,我手机平板两边都开了APP,哪个不卡哪个上,终于搞到真的了。】

【两个都搞到,我就是欧皇。】

【都没搞到,是我不配,是老天都看不过眼我的肥。】

至于买家群里——

[本着对老板手艺的信任,毫不犹豫下单。]

[枣泥拉糕竟然给我们老粉出了专门的链接,不怕抢不到。]

[虽然听说供货的水果商还没回来,我还是想问,啥时候能上果脯链接?吃过一次就念念不忘了,期待苹果脯,桃脯,香蕉干,还有好多好多……QAQ]

[啊啊啊,11111]

[前面的莫要再说,我已经垂涎三尺了。]

[顶锅盖问一句,老板啥时候发货?我知道标注了十天内发货,但是目测年后物流应该挺拥挤的,毕竟是吃的……急急急。]

[我替老板回答一下,主要还是按时间先后顺序依次发出,至于速度肯定是选最快的快递啦,短保新鲜食品,不会耽误最佳风味期,谢谢各位买家鼎力支持啊!]

预售的情况就如林闩和娄甯预测的一样,老粉黏着度回流很高。因此,他们一开始就决定先保证老粉的购买份额,然后才在能力范围内,拨出一些给直播间网友们尝鲜的份额。

没想到直播间网友也不是嘴上说说而已,一个两个抢得起劲,两边的供给量都不够。

虽然库存不够,但并没有买家去问,为什么不做批量生产,大家都达成了默契。

这种手工食品吃的就是与众不同,是老板亲手制作的特定味道。想要用流水线生产出来,进行大量销售,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也并不能讨到消费者们的好。

比起吃毫无灵魂的流水线食品,他们就愿意等老板慢而精的出品。

——所以老板搞快点吧呜呜呜,你继续出预售链接,我们就继续买买买!

娄甯也是被顾客激励到了,“小黄小许,你们俩还得加把劲,争取早日像周家禾一样,把做辣酱的方法学透。”

周家禾被夸,一点也没不好意思,连连点头,“就是啊,你们俩可是读烹饪技校出来的,怎么连我都比不上呢?说起来,我很快就能把枣糕配方的误差也控到差不多了,你们呢……”

明晃晃被嘲的小黄、小许:“……”

师父,你快来管管这个骄傲心理日益膨胀的学霸徒弟啊!

娄甯有些无奈:“不开玩笑了,快来帮忙。”

他们提前准备了足够数量的成品,送到此前联系过的合作商处打包入库,只等按序发出。

娄甯算了算即将赢取的第一波盈利,基本就能够回本七八成,再反复操作一次,前期成本就能收回。

这比开实体店要缩短至少三个周期,怪不得大家都喜欢在有基本盘的情况下,拓展线上业务另开网店,果然是投资成本小而回报率高。

-

试镜现场。

梁助理拍了拍即将进入试镜厅的顾逞,一脸小心谨慎地嘱咐:“逞哥,放轻松,虽然之前在工作上没有接触过,但是这个制片人很欣赏你的。”

“我紧张了吗?”顾逞斜睨梁助理一眼,拒绝承认这个说法。

不紧张?骗人的吧。

梁助理一点也不信。

这次顾逞一反常态地接了美食主题的职场逆袭类电影,处于主流商业化题材、冷门偏僻题材之间的常温取材,自带一些市场热度,但又不太能打。

他私心理解为,顾逞或许是想做出一些改变了,不仅仅是专接小众化的文艺片,而是试探着走进更广阔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