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章(第2/3页)

谢峥:……

写完这句话,对面那丫头就不见了人影,独留下谢峥对着一行“酒酣胸阔道嚣狂”发呆。

他现在一看到这句话,便想到“治肾亏不含糖”……握着狼毫的手悬在半空,接着续写不是,不写也不是,尴尬非常。

倒是这天过后,谢峥开始认真考虑祝圆的安排。

十二了,还有不到一个月,便是十三个,该议亲了。

祝修齐若是继续留任,她若不是嫁在芜县,便是会被送回京城议亲。

从种种迹象来看,祝家大房与二房并不那么和谐,祝修齐不一定愿意把孩子送回来。

这么说,祝圆留在芜县的可能最大?

思及此,谢峥总觉得有些别扭。如此女子,岂能屈就在偏远的穷地方……

得想想办法。

***

承嘉十年在轰轰烈烈的税改中落下帷幕。承嘉十一年春,各地开始清算上缴田税。

因税改之前,承嘉帝先做了一波全国田地调查并登记入册,田税再作假也假不到哪儿去,一年时间必然有所增减,只是涨幅必定不会太高,若是太高便有问题。

因此,打二月份起,各地税收陆续送了上来后,所有人都惊了。

往年税低的都拔高了些,多的那部分,基本都是各县府多地的乡绅、富户缴交的。

倒是往年税高的州府,今年好多都掉了下来。

是人丁多地少?那往年这么高税,百姓岂不是很穷苦?如若不是人多,那往年如何得来这么高的税赋?

是往年盘剥争功还是本地缺少富户?

承嘉帝大手一挥,让人彻查。

朝廷上暗流涌动,谢峥也没闲着。

这次税改,由他起头,又因此遇刺,他索性向承嘉帝请旨,希望参与进来,一起督办承嘉十年的田税缴交情况。

承嘉帝准了。

谢峥便跟着户部一起核账。

这回核账,他不再等在旁边,而是自己翻了本账册、拿了算盘,随便往哪个角落一窝,跟着户部众人一块儿算了起来。

第一天的时候还把众人唬了一跳,跟他同一个屋子的户部官员都战战兢兢,生怕得罪了这位皇子,又怕他初生牛犊啥事不懂,税务算乱套了。

谁知这皇子说来帮忙就真的是帮忙,有不懂的地方,扭头便去问旁边的老大人,得了答案后又继续埋头干活,除了年岁小些、模样冷些、吃饭也不跟他们一块儿外,别的时候跟他们没什么两样。

哦不对,因为他在这里,户部上下点心都多吃了不少——全是这位三皇子殿下让人去买来的。

不过,年初盘账是户部一年到头最忙的时候,从早忙到晚不说,各地账册规格不一致,账面又零碎……这位主儿能不能坚持下来啊?

承嘉帝听说他不是去走个过场,而是正儿八经拿算盘算账,都吓了一跳,特特把他找回去劝了一把——以他们的身份,这些活儿自有人去做。

谢峥只道:“儿臣年岁小,多学些东西不碍事。而且,”他坦然直视承嘉帝,“若不深入了解,如何知道其中弊端。”

承嘉帝眯了眯眼:“你想改革户部?”

谢峥摇头:“儿臣何德何能?”他淡淡道,“按理来说,户部有大衍最好的账人,我去学习一番,日后开铺子,下人便不好糊弄了。”

承嘉帝:……

“等等,你那书铺,折腾了一年多,怎么还没开起来?”

谢峥轻咳一声:“快了,这俩月便能开起来了。”

“……”合辙还真的没开起来?承嘉帝瞪他,“朕还投资了一千两,别忘了给朕分红。”这小子倒腾出来的水泥分红大大的,喜得户部尚书那老头一看到他便笑眯眯。他作为亲爹,怎么光掏钱啥都没享受到?

谢峥:……

好在,承嘉帝虽然催了下分红,好歹是继续放任他在户部干活。

谢峥便一直窝在户部,每天天不亮便抵达户部大院,直至天黑才离开。这种忙碌的状态,一直持续至全国税赋盘点完毕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