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第2/3页)

“是。”

一刻钟后。

谢峥与承嘉帝一起坐在御书房旁边屋子里,喝茶。

承嘉帝心里还有气呢,硬是只喝茶不理他。

谢峥闲适得很,慢悠悠地刮茶盏、看茶、抿茶,完了还点评一番:“茶汤清亮,入口淳厚……父皇的茶真不错。”

承嘉帝斜他一眼:“不给。”

谢峥:……

承嘉帝自觉有些失言,轻咳一声,索性自己主导话题:“你翻过年就该十八了,你大哥二哥都已经开始历练,你想去哪个部看看?”话音刚落,想到什么,立马补了句,“户部不行。”

摊丁入亩才刚缓过来呢,他年纪大了,经不起反复折腾。

谢峥:……

“儿臣想离开京城,去地方历练。”他如是道。

“……你想去何处?”承嘉帝只愣了一瞬,眯眼看他。

谢峥随口道:“还没想好。”

承嘉帝抹了把脸:“你又在打什么鬼主意?”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儿臣想出去看看。”

“你们兄弟几个,就你还去了趟潞州,顺带还拐去芦州溜达了几天。”承嘉帝没好气,“这一路来去,走得还不够多吗?”

“不一样。”谢峥摇头,“儿臣是想切实地看看老百姓的生活。”

承嘉帝眼带深思:“你在京里也能看到。”

谢峥摇头:“京城乃天子脚下,老百姓们不说大富大贵,比别的地方却是富庶许多。”

承嘉帝也不想跟他绕弯子了:“朝廷六部二十四司统管天下事,但凡你能想到的事情,你在朝廷都能找到应对之司……所以,你去地方作甚?”

谢峥直视他:“儿臣在京城是三皇子,将来可能是亲王。如此身份,不管在哪部哪司,多只能是去当个摆设——”

“你谦虚了。”承嘉帝轻哼,“摊丁入亩可不就是你去户部折腾出来的吗?”

谢峥挑眉:“准确的说,是潞州之行引发的思考。”当然,功劳是祝圆的,可惜,不能将她摆在台上。

承嘉帝:……

“以你的身份,下去地方更是只能当摆设。”他依然拒绝。

谢峥不以为意:“那就换个身份下去,只需要父皇协助掩盖一二,儿臣便可以普通官员身份下去历练。”

承嘉帝头疼不已:“好端端的,你折腾这些作甚?”

谢峥见火候差不多了,勾了勾唇,拿起手边簿册,递给他:“因为这个。”

俩人中间就隔着张酸枝木圆桌,也无需德庆等人上前,承嘉帝顺手接过来,同时狐疑地看他一眼:“这是何物?”与他想要下地方有何干系?

“父皇看过便知了。”

承嘉帝瞪了他一眼,翻开册子一目十行地看起来。

谢峥丝毫不紧张,端起茶盏,悠哉细品这难得一喝的御用好茶。

不过半盏茶功夫,承嘉帝“啪”地一声将簿册拍在桌上:“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谢峥慢条斯理放下茶盏,轻松道:“父皇,这下,可允儿臣下地方躲两年了吧?”

承嘉帝:……

“合着你在这儿等着呢!”他磨牙,“你是怎么倒腾出这些东西的?别跟朕说这是秦又的功劳,他区区一名州府守备,如何能查出这许多?”

谢峥坦言:“我提出想法,秦守备协助调查。”他的母妃虽是一宫之主,实际上也只是身份高些的妾,在皇帝这儿,他的舅舅只能是先皇后的兄弟。

也就在秦家面前,他才会称呼秦又等人为舅。

“光是一个州府便有如此巨大的隐患,别处呢?西边北边是不是也有?”

承嘉帝眯眼:“你怎么会想到查这些?”

帝王气势一出,屋子里气氛瞬间变得凝重。

谢峥却淡然自若:“父皇忘了,儿臣曾经在封坮大营呆了近一年。”

承嘉帝:……

“你可知,如此一来,你可能将满朝文武都得罪了?”他眼底带着深究,“你不怕将来在京城无法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