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第4/8页)

扭头看向许舒妤,却见她眼睛亮得发光,“姐姐,有什么好事吗?”

许舒妤摇头,起身离开温续文的房间,含笑道:“没有。”

许舒静撇撇嘴,就知道糊弄她,刚才那样子分明是有事。

......

许士政听了温续文的分析,二话不说,马上派人去打听王家和宫家的事。

半个时辰后,温续文得到了调查结果。

王家和宫家积怨已久,他们的恩怨可以追溯到他们祖父那一辈,如此一来,王家完全有理由陷害宫家,故意让宫家成为最特殊的那一个,让官府把目光放在宫家。

第二件事,王家这几年,虽然损失了大量货物,但王家家主经商有道,王家的生意反而蒸蒸日上,据王家家主自己透露是他偶然发现一条途径,可以低价购买货物。

温续文嗤之以鼻,恐怕不是低价,而是免费吧。

看到这些资料,温续文对于王家是内应这件事,已经确定了八成。

只是这些依旧是他的猜测,无法让王家认罪,县衙也不能胡乱抓人。

许士政显然也知道目前抓不了王家,怒声道:“这等郑县的蛀虫,老夫若是不为百姓讨回公道,枉为父母官。”

和盗匪勾结,为自己谋取私利,许士政深恶痛绝,想到这几年郑县百姓人心惶惶,更是怒火中烧。

阳山盗匪完全是被郑县商队养肥的,他们可劲儿地在一只羊上薅羊毛,完美地避开其他县城和府城的商队,对此王家居功至伟。

王家,简直该死。

许士政气红了眼,温续文起身递给他一盏茶,安抚道:“岳父息怒,无法通过正常途径抓捕王家,我们可以另辟蹊径。”

“续文有何主意?”许士政对温续文很信任,困扰县衙数年的阳山盗匪,温续文不过半月便找到突破口。

他这个姑爷比他想得还要有能力。

“之前小婿便猜测阳山盗匪将他们劫掠的货物全交给王家处置,王家这几年蒸蒸日上,便证实了小婿的猜测。”

“阳山盗匪两月前才抢劫过几家商队,短短两月,王家必定处理不完,只要想办法查王家仓库,任其巧舌如簧,亦是百口莫辩。”

许士政听言,摸摸胡子,颔首道:“这个主意不错,只是该以何种理由呢?”

温续文笑道:“那就需要岳父好好想想了,小婿对《丰律》不太了解。”

许士政为官多年,对《丰律》自是熟读,朝廷虽然抑商,却不禁商,《丰律》中有多条条例,都是专门为商人设的。

许士政沉吟片刻,一拍手,道:“朝廷禁止商人贩卖私盐,老夫明日便以此为由头,检查各家店铺的库房。”

温续文适时恭维道:“岳父英明。”

许士政哈哈大笑,“还是得续文提醒,老夫才能想到这个办法,待此事了结,老夫定会为你叙功。”

县衙为了及早除去阳山盗匪这个祸害,是设有奖赏的,这几年逐渐提高奖赏,目前已经到了五百两。

何况对于温续文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赏银,而是名声,作为读书人,尤其是将要进入仕途的读书人,名声很重要。

所以,温续文并未推辞。

次日,县衙出动所有的衙役,将春桂街上的店铺团团围住。

春桂街是郑县最繁华热闹的街道,郑县超过八成的商户库房都建在此处,王家也不例外。

许士政穿着圆领官服,站在街道前,看着一头雾水,议论纷纷的百姓,扬声道:“前几日,有人向本官举报,说郑县有人贩卖私盐,《丰律》中明文规定除朝廷认可的盐商外,不得贩卖私盐,郑县出现此事,本官很痛心。”

“现在本官给你们一个机会,贩卖私盐者主动站出来,本官可以从轻处置。”

许士政一向爱护百姓,会给出这样的选择,百姓并不意外。

只是众多商户彼此对视一眼,都摸不着头脑,他们中有人贩卖私盐,有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