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第5/7页)

唉!

就因为猪崽的重点出错,直接导致梁俭兴错估了实际情况。他以为卢家就是简单的开了一家酒楼,梁家也有类似的产业的,他们家几乎方方面面都涉及了,光酒楼就有好几家。

早知道、早知道……

千金难买早知道啊!

不对,老魏家有仨姑娘呢,撇开最胖的……最大的那个猪崽之外,还有一个长相十分出挑的二姑娘。至于三姑娘,梁俭兴依稀仿佛记得是个奶娃娃。

希望还是有的!

梁俭兴重拾自信,决定配合一下家里人,万一成了呢?那他就能跟永平王世子拥有同一款老祖母了!!

在临走之前,梁俭兴还跟庄子上的魏家人说了,假如他们真的想全部离开,那么梁家愿意以二倍价收回这个庄子。当然,这个价钱里是包括了已经开垦完成的良田、一排排的牛棚鸡窝猪圈等。但哪怕算上这些,二倍价也算是很有诚意的了。

甚至于,梁俭兴还承诺,假如老魏家又反悔了,那么随时都可以再从梁家要回庄子,反正就是特别迁就,让老魏家没了后顾之忧。

他敢做出这种承诺当然是有底气的,甚至他打算也别等来年乡试了,直接开春就跑路岂不是美滋滋?

反正他也考不上的。

想法就很美,然后现实却是没人告诉他,猪小妹并不贪嘴。

兴许跟其他的闺秀相比,猪小妹是有些肉乎乎的,可那是更多的是因为遗传,毕竟她娘那么胖。事实上,猪小妹就是个爱臭美的小姑娘,最大的爱好就是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再不就是在屋里画画、做手工。

馋嘴?为了一口吃的把自个儿给嫁了?

那肯定不是猪小妹。

犯了方向性的错误,再努力又有什么用呢?只会距离目标越来越远。

梁俭兴什么都不知道,他信心十足的跟他爹谈条件,成功的在年关里说服了家里人,决定来年开春携带一些人马和钱财,去南陵郡开酒楼!

……

第二年开春,在梁家商队的带领下,老魏家足足来了百多口人,真的是除了特别固执的那几人外,其他人都来了。

包括在最初给了杨冬燕不少帮助的魏大嫂。

是什么令他们改变了想法呢?

当然是美食的力量!

咳咳,其实是这样的,很多人之所以不敢背井离乡,一方面是担心混得不好,另一方面也是害怕这一去就没办法回来了。

可在被猪崽那封信刺激之后,他们的想法改变了。

是啊,这一去的确有可能就没办法活着回到家乡了,可那又怎么样呢?完全可以让子孙后代扶柩还乡嘛!只要死后能葬在老家,落叶归根就可以了,中间的过程完全可以省略啊!

一群人边赶路边聊天打屁,因为互相都是熟悉的,竟是毫无任何忧虑感觉,只咋咋呼呼的说着话。

“你说这人活几十年是为了啥?就光图一个吃苦受罪?那可不成,好不容易投成了人胎呢,怎么着也得享受享受。”

“不图享受也该去见见世面啊,别等老了老了,连村子都没出过。”

“少扯那么多,你不就是想尝尝那个东坡肉吗?”

“你不想?”

“我呀?那肯定想的。要我说,要想这日子过得好过得顺,咱们就该少想多做。放开手去干呗,我家小子上次还学到一句话,叫那啥桥啊船的?”

“船到桥头自然直!”

“对对,就是这个理。我算是想通了,就是心里害怕,那也得放开手去做,实在要是怕得不行啊,想想人家杨婆子!”

**

杨婆子不想搭理你们。

哦不,此时的杨冬燕还不知道即将迎来老亲们。在保康十八年的年末里,老魏家又出了不少新鲜事儿。

像馒头的百日宴啊,还有被强行改名叫饺子的冬哥儿的抓周。

这孩子是冬至那天出生的,所以杨冬燕觉得叫冬哥儿太合适的,不过叫饺子也挺好的。而之所以能够改名成功,这次却是别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