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姜曲(第2/3页)

然后便听到樊之远利落站了起来,大步一迈,走出大帐。

卫平看他行走的方向,不禁奇怪问道:“元帅,您这是要亲自审问?”

樊之远没回答,但是没有一丝迟疑的脚步肯定了他的疑问。

斥候这种兵种,就是为了刺探敌情而来,给先头部队踩点探视线,找准敌军所在和人数,若是能发现布军情况,那真是烧高香了运气好。

斥候机动性强,但也只是传递消息,因为折损率高,一般不会知道太多的军事机密。

因此调遣一队先锋,暗中埋伏,就为了抓敌方两个斥候,显得有些大动干戈,特别是在对峙期间,敌我双方的主力动向一清二楚的情况下。

卫平也好,就是新上任的先锋营将领也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樊之远的威信之下,也没人提出异议。

他们家的元帅当然比常人想得深远,要不然怎么是樊家军的头呢?

这两个大夏斥候满心忐忑不安,作为俘虏,他第一时间被取出了嘴里的毒囊,想自杀是不能的。可是也想不明白,大燕这么大费周章地抓捕他们做什么,他们哪儿能知道多少机密?

然后在胡思乱想间,他们见到了樊之远,还有闻讯而来的樊家军上下叫得出名号的将军们。

如此阵势,前者莫名惊悚,后者纯粹是好奇。

“一个一个审。”樊之远话音刚落,其中一个斥候被立刻带了下去。

樊之远瞥了身后一眼,来的是他这些年的心腹,想了想倒也没将人轰出去。

有些事从他这里知道,比从旁人那里听到谣言会好得多,出生入死的兄弟,他信得过。

不过若真想背叛他也来不及了,樊之远收到李璃八百里加急的来信之后就知道,云溪现在应该已经穿过了边境,到了大夏,配合着北行混进了大夏的边关,那里鱼龙混杂,边民无数,是大夏军重要补给休整之地,只要确定姜直所在,便能伺机抓捕。

几年前有大夏宗师若兰千里单骑入樊家军营帐刺杀敌军主帅,这次自然有大燕的云小掌门暗中伏击捉拿叛国之贼。

樊之远想到这里,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个森冷充满寒意的……笑,姑且称之为笑吧,在周围各种阴森森的刑具衬托下,显得尤为恐怖。

“我,我什么不知道。”还没动刑,这位留下来的斥候都快吓破胆了。

樊之远不为所动,他对于审讯不擅长,只是坐在一边,示意晓飞配合着刑讯官审问。他之所以在这里,便是想第一时间知道答案。

倒是他的亲卫晓飞露出嘴边的酒窝对着这个斥候笑了笑:“不用紧张,元帅只是想问几个简单问题,不会为难你的。”

每个威逼利诱的审讯都是这么开头,这种鬼话没人信,作为一个大夏士兵,这位斥候心里有所觉悟,眼里露出决绝。

“之前几次小股之战似乎是你们虎威将军指挥,是不是?”

虎威将军是四皇子岳丈,也算是老对手了。

这不是明摆着的吗,那么的大的将军旗竖着呢。斥候不明所以,却警惕地没说话。

晓飞叹了一声道:“这个你就太不配合了,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回答,明摆着是让咱们动大刑。”他给刑讯官打了个眼神,笑得有点残忍,“那我们就开始吧。”

火光之中传来惨叫声,随这里的将军手里都沾过不少人命,对俘虏刑讯,并没有多少怜悯,毕竟两军对垒,被抓住了都有这个下场的觉悟。

只是随着时间一点一点的推移,他们对审讯的内容越发疑惑,就是“不知好歹”的斥候都惊疑着,不知道这位敌方主帅在玩什么花样。

这些不算什么特别的机密,跟如今的战事更无太大关系,因为问得都虎威将军身边一个个不起眼的低阶将领履历,有的记得,有的不记得。

然而随着问话而下,这些将领的范围便慢慢缩小了,一直到最近几场战事之中,一个名字被凸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