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风雨(第2/3页)

赵掌柜跟刘伟湛打了声照顾,拿了把伞就出门了,雨天,街上的人都少,南方靠海近,并不缺盐,赵掌柜还是想把盐卖给酒楼。

酒楼用盐多,湖盐要更细腻,还更便宜,赵掌柜自信能把盐卖出去,只不过去了几家酒楼,都被人请了出去。

赵掌柜又去了一家。

酒楼掌柜倒还客气,给赵掌柜斟了茶,他笑眯眯道:“早和邢老板签下文书,盐是不缺的。”

做生意讲究你情我愿,赵掌柜自然不勉强,卖不成酒楼还能卖给别人,“原来如此,那就不多叨扰了,在下告辞。”

酒楼掌柜道:“赵掌柜且慢。”

赵掌柜停下脚步,等着他把话说完。

“生意做不成还能做朋友,赵掌柜辛苦来一趟,也不能空着手回去,我听闻赵掌柜还卖豆干卤料……我诚心交你这个朋友,就买两斤豆干,一包卤料。”

赵掌柜脸都快僵了,“那你想怎么买?”

“我是诚心买,赵掌柜可得给个实在价,我看杂货铺了香料十几文一两,就十五文一两,你看如何?”

赵掌柜:“那你去杂货铺里买吧。”

赵掌柜从酒楼里出去,直接去了掮客那儿,买了一间小铺子。

回到院子里,几个手下围上来,“掌柜,生意谈好了?”

赵掌柜道:“不谈了,我买了间铺子,一会儿把东西搬过去,还卖卤味。”

夏天卤味放不住,所以赵掌柜才想卖卤料,卤汤,既然生意谈不成,那就自己做。

豆干豆皮不好吃吗,卤肉他不香吗。

雨天吃卤肉烧酒最合适不过,正好盐也有了去处,卤味味道好,赵掌柜生意也好,卖了两日,那个酒楼掌柜就找上门来了。

做生意讲究一个和气生财,赵掌柜给人沏了一杯茶,他自己慢悠悠喝着茶,也不着急。

着急的是李掌柜,南方下大雨,盐田淹了,运来的盐在路上全都化干净了,酒楼里没盐,生意做不成,李掌柜才想到赵掌柜。

李掌柜道:“这回过来,是想买盐,不知赵掌柜手里有多少,能匀给我……”

赵掌柜喝了一口热茶,心里舒坦极了,“没多少,匀不出,李掌柜请回吧。”

李掌柜面色赤红,他无可奈何,也只能离开。

“且慢……”

李掌柜眼含期冀。

赵掌柜:“上回你想买豆干,也别谈钱了,我送你一斤。”

李掌柜自然不肯要,赶紧离开。

赵掌柜把茶水喝完,心道,这是个好机会。

海边盐田被淹,但是玉溪山的盐田还在,路修过,运盐也方便。

盐价不能抬,顾妙也不会同意抬价,赵掌柜想趁着这个机会在扬州站稳脚跟。

皇后娘娘有孕,他也得尽点心意,刺绣,绸缎,瓷器,吃的用的,都得捡好的来。

赵掌柜手里有盐,先前拒绝他的酒楼全都找上门来,赵掌柜卖了一部分,剩下的,全都散卖给当地百姓。

赚了银子,赢了名声,对赵掌柜来说,这场雨真是及时。

扬州缺盐,别的地方也缺,赵掌柜成了新晋盐商,硬生生在江南各地插了一脚。

雨一连下了几日,赵掌柜选了不少绸缎瓷器送入宫去,自己也开始接触别的生意。

赚钱的行当多,烟酒茶糖,绫罗绸缎,最赚钱不过。

宛城的糖,云城的蜜瓜,宁城的茶,还有去年酿的葡萄酒,换来烟叶和金银。

单靠赵掌柜一人,就给国库添了不少银子。

相比之下,刘伟湛就逊色不少。

不赚钱就算了,全都是冲他要钱的。

南方下雨,不少地方受灾,全跟他伸手要银子。

各地官员要钱,只能给,房屋要修,庄稼要补苗,都得从国库里出钱。

徐燕舟想自己攒点钱,养老婆养孩子,国库和私库要分开。

国库里的钱可以动,私库里的银子动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