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6 章(第2/5页)

“我想,他应该是在那衣服上抹药了,扔到了娜仁脸上时全计划好了。娜仁如果供出同谋,他会给她暂时的解药。娜仁如果一心要背叛他,他会叫她毒发身亡。”

当时所有人都知道肯定是敦多布多尔济干的,但是具体他是怎么干的需要仔细想想。恪琳思索了好久回忆完那日发生的细节终于有了定论。即便如此,她双眸带光,说:“回头,有机会,我要找他问一问,是不是我想的这样。”

这位四公主一说起宫谋策略,满脑子打了鸡血似的。

在这点上,柔琳是自愧不如。她自己和亲哥四爷一样,其实更爱和平。两人不得不出手的时候,都是被逼上梁山的地步。属于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恪琳和敦多布多尔济不是,是主动进攻型的人。

为什么娜仁那些人想要杀敦多布多尔济,正因为敦多布多尔济进京见康熙之前已经触动了这些人的利益。

“他会做大事情的。我知道他想做什么。他想改变自己那些子民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他想自己的部落像大清一样变得强大,所以三番两次向我们皇阿玛求娶公主。”

恪琳说的这些话,俨然对他是早已了解,不停地打听有关他的消息。

女儿的情况,康熙怎么可能不知道?

别看康熙说把自己的掌上明珠一个个都嫁到远方去的样子,但是作为亲爹,是不可能让公主嫁去受委屈的。

而且,康熙是很喜欢四公主的。柔琳知道,早从这个爹在告状那件事上保护了恪琳就知道了。

明白了女儿的心事,康熙是有些难受的,于是亲自问恪琳要不要嫁这个人。

恪琳说要嫁。

真疼这个女儿,不想棒打鸳鸯的康熙只得随了女儿的愿望了。恪琳出嫁时,康熙送了女儿两幅字。正是那年中秋节柔琳和自己这个姐姐说过的那话的意思。

后来,恪琳经常写书信给她和纯琳。因为在宫里最后一年,她和这两个妹妹走得最近,比和郭贵人还亲。

对此郭贵人挺愤怒的,女儿给妹妹写信都不给她这个亲额娘写信。

恪琳写些什么呢?什么土地划分的事儿,涉及算数的。郭贵人又不懂计算。写给郭贵人?嗯?

柔琳边看信,边拿草纸现场给恪琳所写的情况计算起来。有些复杂的计算,可能古人都不太懂。比如产出效能之类,古人哪里懂。

纯琳是在旁边跟着认真学习。谁让她如今是和康熙的轻骑都尉策凌暗地里好起来。策凌是博尔济吉特氏喀尔喀台吉。自幼随父母进京归顺于康熙。康熙对于他们一家也是十分喜欢。

两人把计算完的东西整理一下。柔琳拿毛笔,仔仔细细给恪琳写回信,及时叫人快马加鞭给恪琳送过去。这样频繁的来往书信,一年都不知道多少回了。所以,不等她下令,早有专门的信使在门口等着拿回信了。

弄完这件事,眼看正是饭点了。

十五阿哥胤禑回到了宁寿宫。胤禑今年七岁了,和那年十四阿哥胤祯一样高了。不同的是,胤禑没有像十四阿哥那样老气横秋的,是脸上带了些未脱的孩童稚气。一回宫,马上跑过来跟着姐姐们吃饭。

像踢完毽子的和琳,帮着写信的纯琳都一块留下吃午饭。

见着儿孙满堂的太后,一边高兴一边拿帕子偷偷擦眼角。姑姑看着太后这神情不由叹息。太后担心的是,五公主一旦出嫁走了,这跟着五公主聚集在这里的人气也肯定散了。

吃过饭,太后没有休息,而是叫来一帮人,仔细地询问着公主出嫁的东西准备的情况。

皇家给公主配备的嫁妆有祖上拟下来的规格,属豪华盛世。况且是皇帝和太后喜欢的掌上明珠,各种珍珠宝石绫罗绸缎,必不可少。知道五公主喜欢字画。康熙特别仔细挑选了自己的藏品赏赐给五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