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第2/4页)

他这边声音一停,旁边吃饭人的说话声便直接涌了过来。

大半都在讨论此次乡试的策论该如何立意,有人直接摇头叹息:“三年后我再来!”

乡试三年一次,这次名落孙山后,确实得等三年了。

旁边有人宽慰他:“兄台不必如此丧气,咱们是科考大府,录取人数会更多一些。”

“这话没错,我听说隔壁康宁府每次只有两三位举人。咱们一年少说也有三十多呢!”

“康宁府才那么点?我家先生此前是兴阳府的,他说他们那里有一年只出了四位举人,他都觉得少了。”

苏苒之也没有刻意去听,但秀才们的说话声实在太大,情绪也都颇为激动。她等餐无聊时便听了几句。

听到‘兴阳府’三字,苏苒之稍微来了些兴致。

根据她和秦无估计,从这里去兴阳府,直接跨过了一个大州,少说还有二十日的路要赶。

当然,这是建立在他俩脚程快的情况下。

之前他们刚成亲,苏苒之因为丧父难过,一路都是走官道坐马车。

秦无也颇为照顾她,遇到驿站必停下来休息。

结果,从兴阳府到天问长,他俩足足走了三个月的时间。

到最后就算苏苒之有习武底子在身,赶路到最后也是蔫儿哒哒的。

苏苒之想到了什么,笑着给秦无说:“我们兴阳府前些年出的举人确实少。但可能因为地方比较偏,秀才老爷们对之后要赶路去皇城参加贡试和殿试也没多少执念,考一两次不中,就回各自的县城写话本或者教书谋生。”

那些话本,简直都是她童年的乐趣。

苏苒之眼睛里像是粹了光:“小时候因为看话本,疏于练剑,爹爹没少罚我。”

秦无小时候是被苒苒亲爹收养过一段时间的,在他记忆中,岳丈大人外冷内热,为人严肃,确实是会动手教育孩子的样子。

但苏苒之话锋一转,道:“但他又很好,把我罚哭后,又会搜寻一堆新的话本来哄我。”

之前她说的那些妖死时的煞气、河伯被杀、土地神没有信仰会慢慢神性消散、仙长出行缩地成寸等故事,都是亲爹找来的话本里写的。

苏苒之自己拿钱偷偷跑出去买的话本大多都是偏儿女情长、家长里短的。

前者让苏苒之对神仙的世界有一个大概框架和认知,知晓神仙虽然很强,但也不是永远不会死的。

后者则丰富了她的人伦、是非观念。

毕竟有些书生觉得妖就该杀,有的却觉得妖也分善恶。

苏苒之多相对比下,自己的是非观也在渐渐成型。

正好这会儿饭菜都上来了,两人吃完结账时,小二看着他们的行囊,笑着问:“客官可还要住店?咱们家还有几间空房,就在酒楼后面。近日不少举人老爷们退房,屋子里安静着呢。”

苏苒之跟秦无确实有住一晚的想法。

秦无需要打坐修炼来稳固境界,苏苒之则想尝试着怎么凝出除尘诀来。

他们俩从来没想过走符咒一脉,毕竟大多符咒都得用指尖精血为引才能用。

而且还得把符咒保存完好,不能沾染污秽或者稍有破损,不然符咒就算是毁了。

更别提画符时必须沐浴焚香,凝神静气,不然无法沟通天地法则。

苏苒之个人觉得符咒比较鸡肋,在真正的搏命时刻很难发挥出用场。

不过,这也是因为术法基本上没人能凝出来。

除了一些祖上曾出过真仙的仙道门派,其他门派基本上没有术法传承。

所以大多数钻研此道之人才退而求其次,研究起了符咒来。

既然小二态度如此热情,苏苒之和秦无也懒得再找其他客栈,就下榻在了状元客栈中。

这里的价位与淮明府颇为接近,但房子却比淮明府要大了三分。

掌柜的应该也是不愁客源,所以才降低了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