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第2/4页)

苏苒之显然没料到他会说这些。

但秦无将她微微错愕的神色尽收眼底后,依然继续往下说:“我在与人交际方面感情淡漠,不在乎别人是否记得我。但无论发生什么,我一定不会忘记你。”

就算所有人都忘了你,还有我会记得。

所以,苒苒,不要难过、失落、不开心。

因为这句话,导致苏苒之把面前没塞上软木塞的豆乳碰倒,撒了满身。

等隔壁两间的人都出来后,他们俩还在房里悉悉索索的换衣服。

在场除了什么不懂的女童外,王夫人和奶妈对此都见怪不怪。

只觉得两位仙长感情真好。

苏苒之:“……”

-

苏苒之和秦无等她们主仆几人吃了早饭,一起去王家。

王老先生在兴阳府的宅院位于城西,周围都是有头有脸的人家,走街串巷叫卖的百姓很少来这里。

被安静的氛围一衬托,再配上三进三出的院落,便多了几分庄重。

更别提王宅里仆从众多,门风严谨,是典型书香门第的做派。

苏苒之和秦无被安顿在厢房,绕过一条走廊就是王夫人的房间,距离不算太远。

因为王夫人一方面得给亲爹守灵,另一方面还需要等兄长们忙完后回来,告别了才能动身回长川府。

所以,行程平白就被耽搁了几日。

不过,苏苒之和秦无对此也没什么异议。

左右这里是苏苒之长大的地方,她有数不清的回忆可以跟秦无分享。

早晨,苏苒之会带秦无去自己前些年经常去的地方走走瞧瞧。

晌午在外吃饭,顺道去趟茶馆,听说书先生们讲故事。

秦无一直都知晓妻子喜欢看话本,听故事。

他此前还专门在长川府书肆翻过一些‘经典话本’。

看过后要么觉得尺度太大像春宫戏;要么就太离奇,把修士形容得无所不能。便没有给苒苒买回去。

如今在兴阳府,秦无才发现这里的话本体系,与外面府城里的很不一样。

基本上没有什么香艳戏码,讲述的全都是爱恨和伦理纠葛。

今日台上先生讲述的就是一位胆大的书生为了与心爱的狐妖长厢厮守,要放弃功名路。

而狐妖给他育有一女后,独自回山,再也没出来。

显然是违背了两人‘相伴至白首’的盟誓。

听着台上说书先生细细一讲,还真的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秦无捏了一粒花生米,跟苏苒之一起仔细听着。

说书先生继续往下说——

书生在狐妖走后,进山去找过好多次。

但没想到,此前很容易找到的狐狸洞,他再去却根本不得其门而入。

想来那狐妖定然是不愿再见到书生,才给他关上了去狐狸洞的‘门’。

几月过后,书生因为相思瘦得不成人形,他父母只能把嗷嗷待哺的孩子放在他旁边。

孩子的哭闹声居然真的有效,让书生又有了活下去的欲望。

这回,他只专心的照顾姑娘,没有再想着上山。

伴随着小姑娘慢慢长大,到了满地乱跑的年纪,书生某日睡午觉,梦到狐妖在跟自己告别。

他心有所感,赶紧去书房把那些积灰了的、记录着他和狐妖曾经恩爱的东西全都往外翻。

在翻到自己给狐妖画的肖像时,书生突然幡然悔悟,哭出血泪。

原来,那幅肖像旁边写了一行字,墨迹还未干,也不知道是谁、什么时候添上去的。

——人妖结合难有后代,除非一方甘愿燃烧生命作为代价。

书生当天就托付母亲照顾好孩子,独自一人进山。

这回,他轻而易举的找到了狐狸洞。

里面只有一具狐狸的骸骨,看起来根根莹润,实则一经触碰就化粉消散。

原来,狐妖早死了。而那年恰逢陛下开恩科,书生去参加乡试,高中解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