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第3/6页)

他动作很轻,担心吵醒外面的侍卫和嬷嬷。

他说:“那地方叫鬼市,曾经出现过。我记得看过一则野史,写某位将军行军打仗时,因情报失误,粮草不够,只能选择与敌军背水一战。”

老太太在儿媳和孙辈面前端庄慈祥,到了帝师这里,还是当年刚出嫁的那个急性子。

她打断了帝师的话,语气里满是怀疑道:“在长川府这边打过仗?”

一边是高耸入云的石山,另一边则是绵延不绝的山脉,兵家疯了才会争这里。

旁边那淮明府地势平坦,交通方便,易守难攻,争那里不好吗?

帝师嘴巴抿起来,从嗓子眼儿发出一声愠怒气。

老太太早已习惯他这种佯怒的姿态,笑着哄他:“哈好好,你继续说,我不打断。”

帝师果然下一秒就不气了,继续往下说:

“将军得知这是必死之战,但我大安国将士没有孬种,杀一个不亏,杀两个血赚。将军为了鼓舞士气,第一个冲锋陷阵,杀入敌军。那场战争打了三天三夜,在最后一晚,筋疲力竭的将军被捅了三刀,性命垂危。可就在这时,他却突然消失在战场上。当时双方士兵都杀红了眼,谁也没注意到将军不见了。”

帝师顿了顿,说:“根据野史记载,将军临死前进入了一处叫‘鬼市’的地方。顾名思义,在那里就是跟鬼、妖等做生意。好在将军身上的盔甲、武器还算值钱,兑了三十多两银子,换来一位摆摊看病的医者给他治疗。‘鬼市’的情况便是医者告诉他的。医者其实是一只鬼,他生前是大夫,死时因为后继无人,不愿意绝学被掩埋,便四处游荡,治病救人赚钱。医鬼说他打算攒够钱后收养一个孩子,把全身绝学传下去再投胎,不然愧对列祖列宗。”

老太太正想说点什么,跟帝师对视一眼,立马闭了嘴。

请帝师先说。

帝师便继续说:“医鬼告诉将军,伤养好后,走到鬼市外的石板上跺脚七次,就能出去。那位将军自然在能动时候就赶紧出去了,他以为自己出去后还在战场上,哪想到,出去后才发现自己到了距离战场三里路远的村庄里。”

老太太:“啊?”

帝师睥了她一眼,接着道:“将军觉得医鬼宅心仁厚,不忍心他死,才专程把他送到这么远的地方。但将军岂有当逃兵的道理?他赶回去时发现自己士兵们已经死的死伤的伤,除了死守城门,再也不是敌军的对手。正好敌军都以为他死了,将军便乔装打扮一下,深夜偷偷潜入敌军军营,趁着夜色取了敌军首领首级,带回去后高悬于城楼上。敌军军心溃散,将军率领最后的残军,终于是守下了这座城和城里的百姓。”

老太太寻思着:“这当真是在长川府发生的事情?”

帝师:“……”咱们为什么非要执着于长川府。

他叹气:“不是,地点是塞北的某座城。我猜测,‘鬼市’的入口和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此次是恰好到了长川府而已。咱们姐儿这回应当只是误入了鬼市罢了。”

老太太仔细想了想,竟然觉得他说得确实有道理。

“真不愧是博览群书的人。”

帝师眼中带了笑,说:“但我有一点是质疑那将军的。如果当真如他所说,是那医鬼把他送到的远处,那么此次咱们姐儿回来,直接送到咱们马车附近不是更方便吗?”

然而事实上姐儿说仙长姐姐背着她爬了两座山才回来的。

“我猜测,不仅是鬼市的位置在变,入口和出口都在变。只是同一场鬼市的出入口距离不会太远。”

老太太:“……”感觉她有点听不太懂了。

她只能感慨:“这读书多的人的脑子,就是转得快。”

-

小姑娘一家扎营的地点正好距离云水镇还算近。

苏苒之三人赶路一整晚,第二天早上吃了些东西又继续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