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第2/3页)

他轻轻拍着苒苒的背,想,是苒苒先帮助两位对弈老者救下被程姑娘用来‘替命’的庄浦和,才有了被城隍爷郑重的介绍给河伯一事;

也正是因此,河伯才会相信苒苒的‘提点’,在开渔节这天‘显灵’,让百姓们去河伯庙里面放花灯祭拜。

后来河伯化龙,苒苒金线数量达到极数‘九’,三昧真火凝成。

缺一环都不可。

正所谓‘达则兼济天下’,天下正气大盛、国泰民安之时,不管是对百姓,还是对修行者,都是极好的。

-

与此同时,春南书院的所有高阶修士,一个都没睡着。

他们几乎眼睁睁看著书院的生机在渐渐向外扩散。

德高望重的教谕们都围坐在山长身边,满脸凝重,不知发生了何事。

山长作为接近半仙的修士,一直在闭目掐算。

但他算出来的只有一片空白,未来是空白的,过去也同样。

他缓缓睁开眼睛,整个人像是老了十岁。

“我……算不出。”

山长已经活了很久,他和此处大部分教谕的年岁比大安国还要长。

可以说,在没有江安府的时候,春南书院就屹立于此了。

不过,那时候还不叫书院,叫/春南门。

“我初到之时,战火纷飞,城内饿殍遍地,只有春南山四季常青,散发着浓郁生机。”

山长说,“那会儿我就带你们定居在此,不沾染世间因果。”

毕竟战乱时,他们都看不出谁才是最后赢家。

若是贸然帮助某一方,最后这一方却没有登基为皇,那么连带自己的气运也会受损,而且还会被新朝压制。

山长摊开手,道:“春南山上的生机,留不住了。”

此处并没有灵石矿脉,也不是风水宝地,可能不出月余,就成了普通的山。

除非山长能飞升,为此地凝聚大量灵气……

山长自己都觉得这个希望非常渺茫。

他如今连半仙修为都还没到啊。

“那……”武道长开口,“山长,我们要寻找新的风水宝地吗?”

山长缓缓摇头:“江安府知府大人有能耐,如今府城气息正旺,书院留在此处依然大有裨益。同时,书院还有许多不修道的学子,生机浓郁与否,其实对他们无甚影响。”

武道长旁边的教谕说:“可江安府所给的裨益是给学子们的,对修行之人无甚效果,山长。”

山长心里泛起浓浓的无奈,他理解徒弟们。

但他既然不早已让徒弟们称呼他为‘师父’,而是山长,那就代表他把教书育人放在第一位。

另一位面容看起来最具老态,但气质十分儒雅的老爷子赞成山长看法。

“山长所言极是,咱们书院如今修道弟子不到三十位,大部分都是读书人。咱们作为教谕,应当把以大部分弟子为重。”

山长给这位老爷子渡了灵气过去,说:“你身子可还好?这件事你暂时别操心了。”

“师父,我作为大弟子,应当起表率作用。世间从来就没有两全之事,‘生机’是我们机缘,但如今机缘已散,便不可强求。”

山长扫过弟子们的脸,说:“我这里还有一些铜板没有净化,不能耽搁。你们有人想走的,我不会拦。只是,以后别再打着春南书院的名头了。”

话音刚落,原本坐在山长周围的十六个弟子,居然站起来了十一位。

武道长咬咬牙,也站起来,退后几步,跟着十一位师兄弟给师父下跪磕头。

“徒儿不孝,今日拜别师父。来日若学有所成,定回报师父教养的大恩大德!”

当夜,春南书院很多学子们都没睡安稳。

但教谕们修为都不低,自然不会惊醒任何学子。

苏苒之和秦无是在后半夜打算睡一会儿的时候,才发现周围生机在逐渐变得浓郁。

苏苒之直接从床上坐起身,单薄的中衣勾勒着纤细肩颈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