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第2/3页)

不过,苏苒之和秦无倒是没有任何其他情绪流露。

田殊醒木一拍,开始讲今日午时的评书来。

不得不说,田殊先生的文采和口才都十分了得。

倒不是说他讲述的东西很高深,而是他能用寥寥几句将枯燥的东西表达的生动有趣。

在座的可都是街坊邻里,虽然能认字,但大部分连童生试都没考过。

若是语言太晦涩,定是没有人来听的。

苏苒之跟秦无喝一壶茶的功夫,午时的‘公车进京’故事已经到了尾声。

客官们还沉浸在他构造的场景下,久久不能回过神来。

“原来举人们不是我想象中的书呆子。”

“他们在车上还作诗题赋,这分明是大才子!”

“举人们也要学算术啊,那什么勾三股四……想想都烦。”

自从秽气破了后,茶馆多了不少兜里有散钱的听书客官,每告一段落,前来收赏钱的小姑娘都能收不少铜板。

有时候还有碎银和整锭银子呢!

每当这时候,大家都有肉吃了。

等到田殊换了身衣服,想要给苏苒之和秦无答谢的时候,两人已经离开茶馆,不知道去哪儿了。

田殊站在茶馆门口,敲敲自己脑袋,自言自语:“慎宁啊慎宁,你换衣服怎么这么慢?”

“慎宁是什么,掌柜?”小姑娘端着盛满铜板的盘子下来,有些好奇。

田殊将铜板装进钱袋里,给小姑娘留了三文,道:“没什么,剩下这些拿去买冰糖葫芦。”

小姑娘立刻忘记自己要问什么,兴高采烈的往外跑了。

-

苏苒之和秦无回去洗了澡换了身衣服,就快到戌时了。

两人也不磨蹭,当即朝府衙那边走。

沈知府到底在京都呆了许多年,有好友田慎宁被权贵排挤的前车之鉴在。

他一直谨小慎微,练就了很强的察颜观色能力,不然也不会开口就说拙荆做的家常菜了。

故此,沈知府没搞什么排场,甚至都没把这件事大张旗鼓的宣扬出去。

仿佛当真是邀请两位好友来家里一聚。

但他也知道能宴请到苏苒之和秦无不容易,叮嘱下去‘今晚除了紧急公事,其他的琐碎小事暂时都不要来叨扰他’。

同知还是第一次见这位年逾四十的知府下如此命令。

虽然奇怪,但也很有眼色的没有多问。

沈知府回到后院立刻脱了官服,打算给妻子在厨房打下手。

结果不出一盏茶的功夫,就被妻子赶了出来:“就你那个切菜的手艺,快点别浪费菜了,出去烧烧茶,布置一下厅堂就行。”

苏苒之和秦无来得很赶巧,他们俩没走府衙正门,从后面小院进出的侧门进来。

沈知府再一次在心里感慨两位仙长当真平易近人、不拘小节。

要知道,他们恭迎任何大人的时候,大人们都是直接走正门的。

-

就在四人刚开始吃的时候,同知大人收到了捕快们传来的急报——

“大人,知府大人说修建城隍庙那处客栈的掌柜拿不出地契……”

同知是本府城之人,对此客栈也有所耳闻,传闻掌柜待人和善,从来不与任何人起冲突。

就风评这样好的一个人,怎么会拿不出地契?

难不成他真的干了什么夺人财运的勾当?

捕快说:“小的们把掌柜请来了,您看需不需要盘问一番?”

同知大人说:“带上来吧,我审问一下。”

“是。”

捕快们将掌柜带来,先按照流程走,“堂下何人,报上名来。”

“草民朱文钊,见过大人。”

见捕快要按着他跪下,同知赶紧摆摆手:“暂时不用,尚不确定他是否有罪,准许站着听审。”

“多谢大人恩典。”

“你应当也知道为什么叫你过来,说说地契的事情吧。”同知拿起纸笔开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