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第2/3页)

如果那户人家真的离开了,那么找人无异于大海捞针。

这么说来,城隍庙还能不能盖得起来都是一个问题。

同知觉得这件事有点难办,说紧急来也不算太紧急,但要说不急……

他觉得还是得赶紧将此事禀告给知府大人。

-

沈知府这会儿跟苏苒之和秦无正好快吃完了,他们没有聊任何公事,苏苒之和秦无也没有卖弄的说什么修行之事。

大家就聊聊如何做菜,听着知府之妻的描述,苏苒之和秦无甚至都感觉自己学到了不少。

一顿饭可以说吃的是宾主尽欢。

同知大人进来后,见沈知府下令不许人随便打扰后,款待的居然是两位年轻人,愣了片刻后,不禁有些迟疑接下来的话该不该说。

苏苒之和秦无也适时的起身,准备道别。

沈知府已经把他们俩当神仙看了,这会儿直接说:“有什么话但说无妨,不必避讳。”

同知将地契的事情说了。

“下官已经派衙役寻找那家的仆从,看看能不能问出什么话……”

此话一出,苏苒之和秦无倒是不好走了。

她现在身上还带着城隍仙韵,稍后还得为其寻找新任城隍爷。

如果城隍爷都找到了,但是庙盖不起来,那江安府城隍爷可能就是有史以来最可怜的城隍爷了。

还不等她想完,外面就传来长长一声‘报——’。

“大人,找到黄家的仆役了,她说老夫人在临走前,原本打算将客栈地契送给朱文钊掌柜,但是朱掌柜不肯收。最后她将地契留给独守在府城的闺女黄婉婉。”

衙役显然是跑过来的,他将背上背着的仆妇放下,剩下的由她细说。

沈知府询问:“黄婉婉所在何处?”

“二小姐她、她前年就没了,剩下的事情老奴便不知道了。”

整个大安国都是每隔三十年才会统一核对一遍屋主和地契的关系。

只要不主动来报,衙门基本上不太管。

现在距离上次核对已经过了二十六年,很多信息都不准确。

因此,从这里入手排查不会有很大成效。

毕竟,地契转让的事情发生在十八年前。

到现在为止,府城负责登记的册子还没更新呢。

沈知府到底是断过不少大案的人,他逻辑清晰,很快抓住线索。

询问:“那你可知黄婉婉生前居住何处,她的墓又在何处?”

寻找跟黄婉婉有联系之人,应当就能找到所谓的地契。

仆妇跪趴在地上,哭丧着脸,道:“大人,二小姐命苦,她一辈子没嫁人……”

衙役小声喝住她:“别说这些有的没的,回答知府大人的话。”

仆妇对主家也是忠心的,这会儿开始装疯卖傻,就是不说黄婉婉生前所居住的地方。

她不想二小姐死后还没个清净。

但在知道名字的情况下,在府城找人其实容易多了。

衙役们很快退下去寻人。

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就有人带回从黄婉婉坟地寻找来的拓片,还有人去询问黄婉婉生前那家茶馆掌柜的信息。

前去茶馆寻人的衙役带回来话:“茶馆掌柜说他未曾见过客栈的地契。”

而拿来黄婉婉坟地悼文拓片的衙役回来的稍微晚了一点。

沈知府看到那些字,整个人呆在了原地。

“慎、慎宁?!”

包括同知在内,周围人完全不懂知府大人在说什么。

折腾到这时候,太阳已经快要落山,天空一小团一小团的云朵被染成桔红色。

映着雕花屋檐,让黄昏都变得充满诗情。

“这、这拓片,这悼文,是何人所写?!”

衙役愣了愣,说:“好像是茶馆现任掌柜……”

“快去请他来,不,不,我亲自拜访。”

沈知府下意识的要端正自己的乌纱帽,摸到脑袋才想起来自己今日不过是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