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玻璃墙(第3/6页)

她絮絮叨叨说了一大堆,大抵就是让蒋轻棠和卫忻和好算了,蒋轻棠耐心听着,没有打断她说话,手机却猝不及防被关绪拿了过去。

“……所以棠棠啊,你还是和卫忻和好吧,看你们这样我心里是真难受,连续好几天吃不下饭了,着急上火,嘴边长了好几个水泡……”

“是我。”关绪对着手机低声道。

电话那头的絮叨戛然而止,好像连呼吸都憋住了。

过了好长时间,丛玉才怂兮兮地打招呼,声音都是抖的,“关……关姐姐,好久不见啊……”

“是啊。”关绪笑了下,“小棠和卫忻的事我都知道了,这件事小棠很难过,我也希望她们的友谊能不受影响,可事情过去不久,她们两人现在见面也许还不是个好时机,再过一段时间,等情绪冷却了,你们同学之间再找个机会坐下来慢慢聊会比较好,你觉得呢?”

关绪都发话了,丛玉哪敢不听啊,头点得跟小鸡啄米似的,“对对对,关姐姐说的对,那就先这样,我挂了……”

挂了电话,丛玉莫名有种死里逃生的庆幸,拍着胸脯想,要么人关姐姐是正宫呢,就是大气。

一想关绪说的的确有道理,事情还没过去多久,卫忻和蒋轻棠心里扭着的那股劲估计都没缓过来,多冷却一下也好。

关绪把手机还给蒋轻棠,蒋轻棠低着头,说了句谢谢。

“别想那么多。”关绪揉了她的脑袋,“你和卫忻不会做不成朋友的。”

……

关绪不比蒋轻棠,说放假就是放假,什么也不用想,每天睡到日上三竿起,醒了就是玩,一点负担也没有,她只有十一当天是在家里陪蒋轻棠的,剩余的假期日程安排紧凑,要接受财经杂志的国庆专访,要参加津岭市一年一度的国际经济峰会,除此以外还有公司里大大小小的决策等着她,比平时还忙,尤其是关氏刚经历了前两个月的一次声誉危机,正是重塑品牌形象的关键时期。

蒋轻棠没有打搅关绪工作,趁假期把开学之后要上的课提前学习一遍。

蒋轻棠文学功底在,那些文史理论课对她来说很轻松,理工类诸如数学、物理,一点也没学过,数学仅限于加减乘除,连小学方程都不会解,还好美术系也不用学这些晦涩的理工类科目,真要学起来,凭她上进的个性,恐怕会一边看着高等数学书上的微积分一边哭出来不可,可能还会怀疑自己的智商是不是真的有问题……

除了预习功课,蒋轻棠每天固定安排就是打开电视机看津岭卫视的经济峰会直播,因为能从电视里看到关绪,她的每一次发言,蒋轻棠都恨不得凑进电视里看,捧着脸坐在电视机前听她侃侃而谈,眼神痴迷又崇拜。

关姐姐越来越喜欢的调戏的揶揄,让蒋轻棠差点忘了,自己的爱人是这么厉害的一个人。

这次峰会阵仗很大,不仅是关绪,还有好些蒋轻棠见过的人,比如卫忻的大哥、很早之前有过一面之缘的徐溪晚,还有蒋轻棠的大哥蒋若彬。

这样的峰会,以前蒋家是参与不进去的,现在能有一席之地,还能有说话的机会,大半都是背靠着关绪得来的。

蒋若彬现在也算津岭新一辈的青年才俊,二十出头的年纪,能带领蒋家迅速崛起,在津岭这个卧虎藏龙的地界掌握一番话语权,蒋轻棠多次在财经杂志和报纸里看到媒体提及他用到的赞美之词,商业巨子、天才头脑、最年轻的新贵,津岭的未来……蒋家这近一年的发展甚至超过了当年被称作商业奇迹、被写进教科书里、徐溪晚在百废待兴之际重振起来的徐氏。

蒋轻棠三天两头就看到这样的新闻,蒋氏在某某领域发力,以多少多少亿的金额收购某领域的公司,蒋氏的股票一路飘红,几乎每天都是一个新的巅峰,无数的投资雪花似的涌向蒋氏,试图从蒋若彬建立的商业版图里分一杯羹,看起来一片欣欣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