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第3/4页)

给这样的人做牛做马,甚至献上生命,又有什么关系?!

至于没有收到棉衣的、会被留在河内郡种植冬小麦的四万士兵们,也都是羡慕不已。

啊!他们也好想要新棉衣啊!!还想跟着糜国师北上,根本不想留在河内郡屯田啊!!!

一时之间,各营之中的百夫长纷纷收到士兵们这一要求,甚至他们之中不少人也是被留在营地种植的,心情澎湃地向上头反应过去。

而后是千夫长的逐级反映,最终几个校尉一起进了糜荏营帐里商议出征名额,还差点为争夺这个打了起来。

见校尉们争得面红耳赤的谋士们:“……”

得,士气完全起来了,不必再做担心。

至于谋士与校尉们,拿到的棉衣自然是要比士兵们的好一些,外头是棉布包裹的,还有两件轮换。虽然不是什么珍奇衣裳,但众人也十分欣喜,觉得主公/国师对他们就是好!

解决完这件小事,糜荏领兵前往阳曲。

临别之际,他拥抱了留守在此的荀彧。而后在众人看不见的角度,在他的耳畔亲吻了一下,温柔而坚定道:“等我回来,文若。”

于是荀彧这几日以来隐约紧张、担忧的心,一下子便安定了下来。

又十日,大军抵达阳曲。

一日之前才收到朝廷诏书,新上任的并州刺史领了十余人前来迎接糜荏。

在如今州牧时置时废,并州只置刺史。州牧与刺史的区别在于:州牧可以豢养军队、领兵出征,而刺史只作监察管理。

所以糜荏先前请求刘宏令卢植为徐州牧,正是这个道理。

瞧见糜荏,新的并州刺史总算放松了面色,扬起一个真诚的笑容行了一个大礼:“下官丁原,拜见糜国师!”

这位新刺史名为丁原,字建阳,乃是兖州泰山郡南城县人。他长得人高马大,面容虽然普通,却很端正和善,看着就让人心生好感。

糜荏自然回以一礼:“丁刺史,荏初到阳曲,尚且不知目前战况如何,还要劳驾您多多指点。”

丁原忙道“糜国师言重”,两人顺着寒暄了两句,而后详细解说了目前的状况。

前任并州刺史张懿被屠各胡所杀之后,丁原便领了万余兵马,艰难边退边打,与屠各胡相抗。他原先还想退到河内郡等待朝廷救援,毕竟如今凉州叛乱,朝廷兼顾不得。但听闻朝廷派遣糜荏过来,登时有了信心。

黄巾军一战之后,糜荏在武将之中的名声大振,不少人都认为他有领兵的才能,十分看好这位年轻的将领。

目前屠各胡就驻扎在阳曲所在的太行山脉以北的盆地之中,因为他们都是骑兵,想要攻下地势崎岖的阳曲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但同样的,阳曲之中的兵马也无法向外出征,与他们交锋。

糜荏听完了丁原的解说,令人去捏沙盘,打算先把地形图弄出来再说。

便在此时,外头一阵擂鼓之声,响彻阳曲城中。

丁原面色一变:“不好,那屠各胡的猛将呼衍浩,又来城门前叫阵了!”

叫阵,也是所谓的“一骑讨。虽然不是目前打仗的主流方式,但由猛将在阵前挑衅敌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打击对方的士气。

孙子兵法之中也有相似的办法:对付勇猛而又容易被激怒的敌人,挑衅可以轻易让对方失去理智。将这种手段运用于攻城抑或拉锯战中,都可以起到效果极佳的作用。

糜荏沉吟道:“这呼衍浩,时常过来叫阵?”

丁原咬牙道:“是,那呼衍浩每次都领万余兵马,带着他麾下几名猛将在城门之下辱骂我军!我军若是迎战,便正中对方下坏!”

他怒发冲冠:“屠各胡无耻至极,根本不遵守道义!一旦我军将士出城迎战,他们便派遣三人、五人前来与他对敌,直到将人斩杀阵下!这段时间,下官已折损三位好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