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战事落诸方封赏(第4/7页)

又过了近一个月,韩世梁主力部队终于把胡人赶到了离周朝几百里之外的北边,擒获了大量的俘虏,路上遇到的所有散落胡人都被抓了来,连牛羊马匹都不放过。

追到了这里,韩世梁停下了脚步。他同时给朝廷和胡人王庭发信,向皇帝报喜,让胡人拿牛羊金银来换俘虏。

胡人王庭立刻写信来求和,道歉,请求周朝放了他们的俘虏。

韩世梁没经过皇帝的同意,自作主张威胁胡人,若是不要俘虏,周朝将十天杀一批,直至杀光为止。不得不说,韩世梁和胡人打交道久了,性子里也带了些胡人的铁性。

皇帝倒没在意韩世梁的自作主张,你趁我家里有事情来偷东西,难道道歉两声就够了?那不行,我家里丢的东西你要赔偿!

胡人穷惯了,除了牛羊马匹还能有什么东西。

韩世梁再给皇帝的奏章里写了自己的建议,要求胡人拿多少牲口来换这几万俘虏,光求和不行,以后必须每年送过来许多贡品才行。

对于韩世梁的自作主张,朝中褒贬不一,这个时候自然没人说用圣人道理去教化胡人的屁话 ,唯一让人值得商榷的是韩世梁的态度。

一是他大量杀俘虏和胡人男女老幼,有人觉得有伤天和,二是他私自威胁胡人王庭,要求用牲畜交换俘虏。

皇帝这回一点不糊涂,立刻准了韩世梁的奏折,并另外派出官员至北方和胡人和谈。

和谈的官员还没到,胡人又和韩世梁耍赖,不想出牛羊,说送一些女奴过来换取俘虏。韩世梁本来想拒绝,郑颂贤立刻飞奔了过去。

西北多缺女子啊,韩世梁不想要,郑颂贤想要。

他围着韩世梁打转,“将军,这回战乱,许多贫苦人家的女子都没保住,既然胡人愿意给女奴,咱们收一些又何妨,等生了孩子有了家,她们也就不惦记回去了。”

韩世梁觉得有些亏,“郑大人,外族人多了,怕我朝民心不稳啊。”

郑颂贤继续劝,“将军,咱们也不是什么人都要,挑那老实的留一些。下官听说,胡人的女奴也不全是胡人,还有许多异族人,这些女子并不把胡地当家。其余的胡人女子,让她们着汉服,说汉化,吃我们的米粮,住我们的屋子,不比整日牵着牛马流浪要好?咱们留一些吧,将军,虽然此次和胡人打仗,但以后也不能说再也不来往了,只有把胡人更多的汉化,才是最好的办法啊。”

韩世梁没时间和他争论,“那就留下一部分,你领回去好生教养,要是犯了错,切勿手软。”

他不傻,这回他自作主张和胡人王庭谈条件,说不定京中有人想参他呢。西北二十万军权,这一仗下来虽然折损了一些,但现在全部归他统领,岂能没人眼红。

郑怀瑜憨了一些,一心为民,和皇家关系好,把他拉进来,总能少几个人参他。

郑颂贤心里也清楚韩世梁的算盘,现在他和韩世梁多少有了些联系,扯是扯不开的,不如继续搅和在一起。五皇子阵前得了皇帝的传位白绫,已经退无可退,他只能跟着五皇子继续一往无前。

西北的和谈很快进入了正轨,朝廷官员来了之后,韩世梁立刻甩手,只管带兵守边,其余的事情一概不管。

与此同时,陆铭也顺利归来。

他先到镐京这边向韩世梁复命,然后只给郑家夫妻留了一句话,匆匆赶回边城。

边城被收回来之后,城里伤痕累累。刘悦蓁躲了几个月之后,挺着大肚子出来了,又迅速和知府太太一起,带着许多妇人们为重建边城而绞尽脑汁。

胡人破城的时候,她被身边的几个护卫强行带走了,换上了破旧的衣裳,在一处破烂的院子里跟着灾民们躲了好久。

护卫说要南下,刘悦蓁不肯。胡人会继续南下,等他们走了,这里反倒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