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公元前1757年(第2/5页)

“再说,过两天,他们可能就会改主意了,觉得还是多买一些比较好。”

波安完全不知道自家小姐这样的自信从何而来。他认得不少附近田庄的农奴,那些农奴都对主人家颇有些微词。毕竟主人们觉得农奴们都是自己的“财产”,为“财产”花钱辟邪,这事儿谁听说过?

但真如伊南所预言的那样,过不了几天,邻近田庄的主人陆陆续续返回作坊,想要再多购买一些护身符。伊南一问,果然是想为全田庄上下所有的农奴购置护身符的。

波安百思不得其解,问伊南,伊南却只笑着说:“这就是‘榜样的作用’。”

道理很简单,她的田庄为每个农奴都添置了护身符,这消息早已在附近各大田庄上传遍了。每个农奴都听说了,伊丝塔家的农奴有办法驱走“恶龙”。

但到了自家头上,自家主人却抠门到只给主人家购买护身符。有对比就有伤害,农奴们都感觉到受到莫大的打击——毕竟“恶龙”是种真实存在的威胁,大家都亲眼看见过的。

这样的心理影响之下,不少农奴们开始感觉到头疼脑热不舒服,有些人直接病倒了。还有些人行事像是中了邪。对外,这些人一概被称作“受到了恶龙的侵扰”。

田庄的主人依靠田里的收成过活,但他们大多自己从未下田劳作。农奴一旦病倒或是中邪,他们的收成便难指望上。

也正是为了这些实实在在的利益考虑,田庄主人们终于下定决心,出一点点“血”,像伊丝塔家一样,用护身符“武装”每一个农奴。

作坊里产出的黄铜护身符,销售的速度越来越快。以至于作坊的工匠们信心满满,来向伊南主动请缨,想问他们是不是该再进一些铜矿石,再多制一批这样的护身符。

伊南却笑着摇头,表示将这一批产成品全部卖出去之后,再考虑其他。

她的顾虑有两点:第一是这附近的人口,人口基数摆在那里,这种护身符又不是什么消耗品,第一波销售增长之后会马上进入平台期。

第二是这种护身符的工艺。这工艺太简单了,任何一个铜器作坊都能轻易仿制。一旦有作坊打听到这种形式的护身符销量好,就会着手制作。到时打起价格战,伊丝塔家的产成品因为进货成本高,肯定会亏得更多。

果然不出伊南所料,等到这些护身符售出上前件之后,渐渐就卖不动了。后来又传出了别处作坊也打算仿制的消息。原本都在兴兴头上,以为这“咸鱼作坊”终于快要翻身了的工匠们,终于冷静下来,开始认同伊丝塔小姐的“先见之明”。

作坊里还积压了数千枚已经做成的护身符,但是却暂时找不到买家了。

伊南的“回笼资金”计划,只完成了一半左右。

还有什么办法,能把这些护身符宣传出去,卖出去呢?

伊南:不着急,让我先了解一下这个时代。

这天,伊南来到首饰作坊里,在阿普的帮助下,开始了解目前的币值系统。

这个时代的人所使用的货币是一定纯度的白银。

辨别白银纯度的方式主要是靠目测、用手掂、用毛皮摩擦和上牙咬。有经验的商人大多练出了火眼金睛,能将白银与锡、铅之类的金属区分开。

测量白银的重量则是用的天平。这天平已经基本与后世的一模一样了,所用的砝码则是从巴比伦城里带出来的,有1、2、5、10舍客勒等等不同重量的砝码。人们就用天平和这些砝码称量白银的重量。

至于钱币,现在已经有了雏形——为了方便交换使用,有些首饰作坊就轧出了很多大约一舍客勒重量的小银块,成色也是最普通的。这种小银块实际上就是充当银币在使用。

伊南考虑着,或许她可以考虑让首饰匠人们在这种银块上冲轧上数字,或者再加上作坊的印记什么的,或许能更广泛地宣传一下她的首饰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