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公元前323年(第3/5页)

确曾有一些惊才绝艳的年轻人曾经亲眼见过她,四处传颂她的美貌与智慧——世间因此才有了关于她的传说。

她像当年那位莫名退位,消失在尘世间的巴比伦女王一样神秘。

亚里士多德没想过,自己这么一大把年纪,面对“女神的代理人”,竟然也如此震动。

亚里士多德对面的女郎,自然是伊南。

她在亚历山大大帝崛起之时,也曾亲自与年轻的亚历山大面对面详谈过——并且遗憾地确认,这位并不是她心心念念想要寻找的那个灵魂。

当时面临势不可挡的马其顿大军,伊南果断做出决定,迦勒底共和国暂时蛰伏,成为马其顿王国的一部分,以避免大量的人口损伤和刀兵之祸,保全该地区的灿烂文明,并让来自希腊的文化与本土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扬光大。

她与亚历山大大帝曾经有过“君子协定”,共和国向大帝俯首,但是迦勒底人不会成为马其顿人的奴隶。

亚历山大大帝信守了他的诺言,并且爱上了迦勒底的文明,有甚于他生身之地的马其顿和影响他极深的希腊。他甚至把巴比伦这座城市选做了他整个王国的东方首都,并且把这里称为“世界的中心”。

他曾在这里规划着:下一步是进军印度还是罗马。

他也在这里不幸病亡。

伊南转头看了看卧榻上亚历山大大帝的遗体,眼中流露出一丝悲悯。她觉得亚历山大是个英雄,但即使是这样的英雄,却也躲不过被权力和欲望所腐蚀的命运。

帝星陨落,世界的格局与秩序马上就会发生改变。因此伊南必须要在这个节骨眼上站出来,她无意称霸世界,但是也不想被他人奴役。

“您打算怎么做?”

亚里士多德见女郎避而不答他的问题,知道无论他怎样追问,对方都不可能透露她真实的身份。他立即将话锋一转,转而问起亚历山大大帝死后的安排。

“自然是在巴比伦召见皇帝陛下麾下的四大将领,将帝国广阔的土地分封出去,止息战争。”

伊南说得非常简单,亚里士多德却倒吸一口凉气。

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亚历山大大帝的遗言是“给最强者”。而他死后留下了一个几乎覆盖“已知”世界的庞大帝国,所有人都不可能甘心安居一隅。

让他们群聚到巴比伦城下,这究竟是解决问题,还是引狼入室?把最危险的人,全部引到巴比伦来?

在亚里士多德惊疑不定的时候,伊南却扬起嘴角笑了笑,提醒亚里士多德:“你千万别忘了——巴比伦现在拥有一件,被整个帝国都认为圣物的东西。有它在,将领们绝对不敢乱来。”

自从得到亚历山大大帝的死讯,亚里士多德就一直处于精神的高度紧张之中,几乎很难思考。现在听见面前的女郎提起,他脑海中竟一片茫然,完全不知这“圣物”会是什么。

女郎叹了一口气,转过身,继续望着那张卧榻上亚历山大的遗体。

亚里士多德这时才醒悟过来:女郎口中的“圣物”,其实竟是亚历山大大帝的灵柩。

谁能夺得亚历山大大帝的灵柩,成为大帝的守灵人,谁就相当于拥有了帝国的护身符。

亚里士多德懊恼地一拍后脑,他竟连这都想不到?

事实上,亚里士多德已经近乎于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但要论起谋略,他完全不能与自己的学生同日而语。与眼前这位姑娘比起来,显然也相差甚远。

有一样一件诱饵在巴比伦城,哪个将领甘心不来?

当然,他们也绝不可能坐视自己的对手将这件“圣物”劫走——这件事,最终会是什么样的结局,谁都难料。

亚里士多德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忍不住害怕得浑身颤抖。

女郎马上轻声说:“这件事,确实由您出面更加合适。不过您放心,我会尽一切努力,保护您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