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公元前323-47年(第2/5页)

“我回想起了年轻时在柏拉图学院见到您的情形——”

亚里士多德的开场白,正好呼应了伊南第一次见他时留下的话。

“自从记起那件事,我开始将您像神明一般地崇拜。”

“您拥有绵长的寿命,精致的容颜……您同时也拥有异于常人的勇气与智慧。我一度以为您不会有人世间的烦恼——”

“直到那天,在巴比伦的城门外,我亲眼见到您落了泪。”亚里士多德柔声说。

伊南一对秀眉顿时微微一跳,她垂下双目,敛去眼神。年迈的哲人所说的这句话唤起了她心中的矛盾,伊南几乎再一次想要落泪。

可是亚里士多德继续说:“直到那一刻,我才真正觉得,您,是一个人。”

伊南被触动了,再次抬起头,望着老人。

“不止如此,您还是个孩子。”

伊南的双肩开始轻轻地颤抖,她没有想到竟能在这位智者口中听见这个判断。

如果按照所经历的时间来推算她的寿命,她至少已经几百岁了。新生与死亡对于她来说,竟然才是这个世上最普遍的事。

她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她见惯了庸才,也认识智者。

有人臣服于她的力量,有人爱慕她的容颜,有人单纯地爱戴她为他们所做的一切。

人们会称呼她女王,叫她主人,尊她为神明的代理人——却从没有人如此开口,说她是一个孩子。

突然有异样的情绪涌入她心间,伊南低下头,双肩颤抖得愈发激烈,泪水滂沱——

是的,经历了这么多,她的心依旧柔软,她和刚刚离开现代社会时完全一样,她还是个孩子,一个无比真诚的孩子。

“孩子啊,来吧——”

亚里士多德看见眼前的情形,向伊南扬起双臂,敞开他的胸膛,任凭伊南用力拥抱着他,将泪水全部洒在他长长的胡子上。

“我和你一样,我也只是个孩子。”哲人如是说。

“我们都一样,整个人类都一样,我们还太年轻,还需要在挫折中学会成长。”

公元前323年,距离智人走出非洲,已有七八万年之久。此刻的人类,正谦虚地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和弱小,而不像若干年后的现代人,动辄认为自己能掌控整个世界。

相对于苍茫的宇宙,人类一直都是还没长大的孩子,一直都是。

听见亚里士多德这么说,正宣泄着泪水与情绪的伊南,开始觉得她那颗已经被岁月磨钝了的心,似乎渐渐清亮起来。

“孩子,我要谢谢你。”

“实不相瞒,如果当时您没有派人从雅典将我接出来,我想,这时我应该已经死了。”

在亚历山大大帝过世之前,亚里士多德一直待在雅典。伊南的人设法在大帝崩逝之前,把这位哲人从那里接出来,带他来到巴比伦。

“我这么想不是因为雅典的政治,而是因为,我觉得我已经没有能力再去解决任何问题,解释任何现象——直到我来了巴比伦。”

“这是一座富有历史的城市,但在我看来,却比世界上任何城市都要年轻。”

“因为这里的人们永远怀抱着旺盛的求知欲,孜孜不倦地在尝试一切方法,寻找答案。”

“别了,我的孩子,我的小姑娘……以你的能力,只要你想做,就一定能成功的。”

“请不要太急切,请等待时间给你的答案。”

亚里士多德拥抱着伊南——他早已意识到伊南在寻找着什么,而她想要寻找的,一定是非常艰难的。

伊南听见了这样暖心的鼓励,再一次哭出了声。这一次她的心已经没有那么沉郁了。

她不再是老而不死的怪物,她只是个永葆青春的年轻人。

“谢谢,我会记住您的话!”她答允亚里士多德。

离开巴比伦后,亚里士多德于公元前322年过世,享年六十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