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大战(1)(第3/4页)

杨茂功对卢象升是发自内心的敬佩。

作为朝廷重臣,每次临敌,卢象升以文臣的身份冲锋陷阵,勇不可当,极大的鼓舞了全军的士气。

军中曾经三天断粮,卢象升也同样不吃不喝,因此深得将士之心,作战都奋勇向前。

在缺乏粮饷的情况下,卢象升只能以人格魅力来感染手下,身先士卒,与部下同甘共苦,时时激以忠义,方才使天雄军渐渐成长为了天下的精锐之师。

现在听到皇上拨下了粮饷,已经一年多不曾见到军饷的杨茂功高兴的像个孩子般,他攥紧拳头挥舞了一下,咧开嘴哈哈大笑起来。

笑着笑着泪水慢慢从眼睛里流了下来,笑声逐渐变成抽噎,到后来直接泣不成声。

卢象升对杨茂功的举止感同身受。

天雄军饷银断绝了一年多,粮食也是时断时续。

在郧阳追击老回回、过天星等贼寇时,数日在深山绝谷之中,千里没有人烟的地方,和士兵仆人起居,粮草无继,几日间忍饥挨饿。

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他率领部下剿杀贼寇数万,九战九胜,终于使郧阳一带贼寇销声匿迹。

他走过去拍着杨茂功的后背,笑道:“怎么?听到发饷银高兴傻了吗?”

杨茂功止住哭声,用手背摸一把脸上的泪水,红着眼睛说道:“末将想到了那些阵亡的兄弟,他们的家人现在还不知道他们逝去的消息,家里的老少还盼着他们能把饷银寄回家中养家糊口!

末将刚才想过了,把自己那份饷银分成数份,给和末将相熟的阵亡兄弟家中寄去,虽然不多,但也算末将的一份心意!”

话未说完,再度哽咽起来。

卢象升眼中泪水滚滚而下,数度开口数度哽咽难言,良久心情才平复下来。

他神情庄重的开口道:“自崇祯二年起跟随卢某征战的弟兄,阵亡者已经数百,伤残者也逾千之数,卢某愧对其家中父老妻小!

虽然朝廷有制抚恤,但对于一个鲜活的生命来讲,那点抚恤微不足道。

其家人在失去亲人的痛苦后还要艰难度日!只是我虽有心,但无力改变这些。

好在我们有明君在位!汉臣,圣上已明旨颁发天下,所有在与流贼建奴作战中奋勇杀敌战殁者,抚恤家人白银一百两,永业田二十亩,伤残者减半!

圣上还要在京城建祠立碑,将所有为国牺牲将士的姓名刻于碑上,每逢节日遣官祭祀,大明不亡,香火不断!

我也是刚刚从邸报上看到的消息,你先把消息说出去,等此次战后,我会让书记官与你一同统计这六年来阵亡及伤残将士的姓名、籍贯,然后上报兵部,后事由兵部照章办理。

圣上为防止抚恤银被侵吞,特意让兵部、督察院、锦衣卫各自派人监督此事,有如此明君,何愁将士们不奋勇杀敌呢?剿灭流贼之事大有可为啊!”

杨茂功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愣了一会,高声叫道:“督帅,你刚才所说是不是真的?!”

卢象升微笑着看着他,表情肯定的大大的点了一下头,杨茂功嚎叫一声转身冲出大帐。不一会工夫,卢象升所说迅速传遍整个天雄军营地,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响彻整个军营。

在距离天雄军营地不远的辽东马队营地,李重进正在祖宽的大帐里劝导他。祖宽嫌帐内燥热,脱掉衣甲精赤着上身,裸露着浓浓的护胸毛,正在骂骂咧咧。

二十余岁的李重进比祖宽年龄小,祖上是李成梁的家将出身。

李重进自幼学的一身马上的功夫,但因李家早已没落,所以没沾到光,他也争气,从小兵开始,一步步积功升迁,现在累功官至辽东游击将军,手下一千七百马队,成为辽东军阀里一只不可忽视的力量。

他开口道:“将军,我等毕竟是朝廷官军,日常可以散漫一些,但这次兵部将我等调遣来内地,归属卢督帅麾下效力,就是看中我们关宁铁骑的犀利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