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替它做到(第4/5页)

“现在舆论一片混乱。”殷知礼声音疲惫,“人没事就好。”

殷以乔清楚英国媒体的风格。

恐怕在那些人心里,一切都变成了镇压示威的血战。

不是中国人,怎么解释都无法令外国人清楚知道:中国真的不怕示威,更不怕宝岛的抗议。

殷以乔眺望平静无波的南海,笑着说:“让他们乱吧,我们不乱就行。”

爷爷苍老的笑声从手机里传来,“听到你这么说,我安心了许多。早些年我去过宝岛,那里的建筑、桥梁技术比较落后,想不到……这么多年过去,不但没有进步,反而出事了。那座桥,是谁设计建造的?”

倒塌的建筑会成为设计师之耻。

殷以乔毫不怀疑,这件事之后,设计建造这座桥梁的人,会害怕得睡不着觉,并且被整个国际社会拒绝合作。

“现在我们还不知道。”他与宝岛建筑师不熟,并没有探听一座坍塌桥梁建造者的兴趣。

“但是,很快就会知道了。”

南海舰队迅速的救援能力,远远超过了宝岛本土救援部队和消防的责任感。

无论宝岛对外界如何吹嘘他们纪律严明、责任泰山。

在事实面前,他们毫无辩驳的余地。

可是,国际舆论确实如同殷知礼所说的那样混乱。

各大国际新闻报刊、电视台,都以“中国军舰登陆宝岛”为噱头,大肆将今天的联合救援演练与桥梁意外联系在一起。

那些强行联系,绝不会明着说:“桥梁垮塌是南海舰队的预谋。”

他们只需要剪去南海舰队迅猛救人的事实,选择性报道南海舰队演练同时,宝岛桥梁垮塌,舰队登岛。

就能在无知无畏的观众心里,种下一场阴谋论。

“我敢保证,这不是一场意外,毕竟钢筋水泥建造的大桥怎么说塌就塌了。”

“阴谋,绝对是阴谋。现在舰队肯定接管了宝岛,以后宝岛就跟内陆一样,被控制起来了。”

“看完了威尔森的现场直播,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被中国的军舰作战能力震撼了。像这样的军队,别说踏平宝岛,就是远洋美国也是轻而易举。”

网络上对于这件事的评述,充满了世界大战般的忧心忡忡。

甚至有人大胆猜测,未来的历史书上,也许会留下一句“中国以登岛救援为由,点燃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引线”。

留学生和华人,看着这些讨论,感到气愤的不在少数。

明明中国新闻台、国际新闻媒体的原版直播就在网上,这群与中国为敌的反智人类,干什么说得像战争开打了似的!

不可理喻!

网络成为了爱国人士与外国人士的交锋。

然而,南海舰队岿然不动,救援完毕,迅速归舰,甚至还完成了剩下的救援演习。

网络观众这一天过得跌宕起伏。

一边看坛友愤怒地抨击国外眼瞎说打战了。

一边看南海舰队威武雄壮,淡定从容捞起落水“工人”。

恐怕这世上,只有这一支军队干了惊天动地的事情,还能转身归于平静,深藏功与名。

任由国际舆论怎么叫嚣,他们都按部就班地完成了演练,顺便召开了——

《南海舰队联合国家救援中心海上救援演习新闻发布会》

国内各大媒体蜂拥而至。

他们都想知道南海舰队会怎么评价今日登岛行为,并且怎么看待国际舆论的惊恐批判。

发布会现场,南海舰队、国家救援中心、南海隧道项目组代表,各自坐在属于自己的位子。

等到新闻开始,各自负责人便就今日演习成果,进行了汇报。

南海舰队着重于配合南海海峡桥梁、隧道段严重事故的救援工作。

国家救援中心负责调配一切救援资源,保障南海隧道零伤亡。

南海隧道项目组则是从演练方案的考虑、策划开始,讲述这座备受瞩目的桥梁,可能发生的建筑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