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第6/8页)

郑宓顺着火折子的光,四下一看,见角落有片空地,还算干净,便领着明苏过去,又将大氅铺在地上,道:“你先睡。”

明苏怎么肯先睡,忙问:“你呢?”

“我去寻些柴禾。”郑宓说道。

明苏立即道:“我与你同去。”

“你待在此处歇息,或坐或躺皆可,不要动。”郑宓将她按在大氅上坐下。

明苏还欲再言,郑宓将手搭在她肩上,只说了一个字:“乖……”

她声音不怎么温柔,甚至称不上温和,而是极为冷淡,好似不耐烦的敷衍一般。

明苏便不敢再言了,只看着她拿着火折子,走出小庙。

黑暗中时间过得仿佛格外慢。明苏也不知等了多久,郑宓始终未回来。

她渐渐担心起来,阿宓会不会不想与她同行,自己离开了。

这念头一出,明苏立即反驳,不会,行装都在我身上,何况阿宓不会御车。

她将自己说服了,应当只是柴禾南寻,阿宓方去得久了些。

明苏安了心,然而下一瞬,她的心却似置于冰天雪地一般,一片冰冷。

何时起,她对阿宓竟然已无信任,她确信她不会走,竟只是因那些冷冰冰的外物,而非阿宓绝不会丢下她离开。

明苏好生悲哀,可她这回却寻不出话来安慰自己了。

阿宓不想与她同行,她不愿与她说话,她也不愿唤她明苏。是她强要跟着的。她想必还是恨她。

明苏怀疑于阿宓而言,兴许她确实是多余的,她一人也可以逃得远远的。

啪嗒一声踏折枯枝的声音,明苏立即抬头,便见庙门处有一人影,正弯下身捡起掉落的枯枝。

是郑宓回来了。

明苏想要站起帮忙,脑海中却突然浮出一个念头,她是多余的,阿宓并不需要她。

幸好是深秋,枯枝杂草不少,郑宓拣格外干燥的拾了回来。她将柴禾堆在明苏身前一步远处。

明苏回过神,还是起身帮她。

二人都不是什么懂得如何生火之人,忙碌许久,才生起一堆熊熊燃烧的火。庙中总算不再黑暗,暖意也渐渐传来。

郑宓关了庙门,又将火堆附近的易燃之物都拿开。

而后对明苏道:“你的伤,该上药了。”

明苏没想到她还记得要给她上药,心中很高兴,正要起身,随即又想起一事,窘迫道:“我忘了带药了。”

“我带着。”郑宓说道。白日为她上药时,她将药瓶落下了,郑宓替她收了起来,出来时也没忘记带上。

明苏顿觉欢喜,连背上的伤都不觉得疼了。

郑宓拍拍铺在地上的大氅。

明苏乖乖解开衣衫,如白日那般,趴在大氅上,撩起里衣,露出脊背。

里衣上星星点点的都是血,揭开来,比白日上药时裂得更厉害。

可她在坊中筹划如何出逃也好,颠簸御车也罢,都未提过一个疼字。

这药融入血水便是剧痛。洒下来时,还是让明苏疼得倒抽冷气。

郑宓咬了住下唇,眼中满是泪水。她趁着明苏看不到擦去了,口中镇定道:“明日若遇城镇,便买几身衣衫。”

明苏疼得嘶嘶抽气,闻言,仍是定住心神,回答她:“好。还有许多要置办的物件,蜡烛、火折子、干粮、水……”

她想到什么便说什么,说完,确实有许多物件需置办。

有话语转移注意,痛意好像也减弱了一些。

很快便上好了药,明苏缓了一会儿,将外袍又穿上。

夜已深,明日还要赶路,该睡了。

然而能御寒的大氅却只一身。明苏自然是要让给郑宓的。

郑宓依旧未多言,她先躺下了,又令明苏躺到她身边,明苏小心翼翼地与她保持了距离,郑宓便往后靠了靠,贴在了她身上,而后将大氅盖在她们二人的身上。

如此,二人皆可不受风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