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第3/4页)

林福全定定看了他半晌,打破砂锅问到底,“你去府城办啥事啊?咱这县城办不了吗?”

林满堂摇头,“不成,咱们这儿不卖。”

见他铁了心,又实在问不出,林福全拿他没辙,可又不放心他一个人出远门,只好道,“那成吧。我跟你一块去。对了,还有哪些人啊?”

林满堂掰着指头数了人选,“还有广源广仁,关大郎和王高。大冬天,他们在家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跟我跑一趟府城。”

林福全点头,“那你九头猪怎么运啊?你不怕它们跑啊?”

说起这个,林满堂早就想好了法子,“我已经叫了郝木匠帮我搭了三个囚车。到时候咱们在囚车外面铺上厚厚的稻草,再盖上油纸布。”

一看就是早就打算好了,林福全还能说什么,只能随他去了。

林满堂从大哥家出来,转道去了村长家。

一辆车只能放三头猪,他运九头,得要三辆牛车,大哥家和大伯家都好借,剩下一个就找村长家。

村长得知他来意,就有些为难,“我三个儿子要去县城上学,每十日就要休沐一天,我要送他们去县城,这牛车没办法借呢。”

人家要用,林满堂自然不可能强借,善解人意道,“没事儿,那我再找别家吧。”

村长客客气气送他出来。

等回了屋,村长媳妇探头瞅了一眼,“他干啥来了?”

村长有些奇怪,“他刚问我借牛车,说是去府城卖猪。”

村长媳妇愣了好一阵儿,不可思议问,“府城猪肉很贵吗?”

这正是村长奇怪的地方,比起其他村民,他算是有些见识的,也见过县城那些有头有脸的人家,越富贵的人家就越不吃猪肉。

听说这规矩还是从京城那边传来的。

府城的物价就算比新陵贵,但也没道理贵很多啊?

想不通,村长索性就不想了,“算了,随他折腾去吧。赚不赚钱,这些都是小道,只有科举才是人间正途。咱们好好培养三个儿子吧。”

村长媳妇缝针线的手顿住,随即又若无其事扯闲篇,“昨儿我听到刘家村有个闲话。刘翠花的两个弟弟读了那么多年书,连个童生都没中,最近闹分家,因为不满分到的田产太少,跟大哥都老死不相往来了。他们也不想想自己读书这么多年,可都是大哥大嫂供他们的。连良心都给丢了。”

这话太好联想了,想到自家三个儿子也是至今没考上功名,村长神色僵住,随即看向西屋,“我去督促他们读书。我就不信他们考不上。”

说完,也不等她说话,大步出了堂屋。

村长媳妇重重叹了口气,无力放下手中的绣活。

话说林满堂从村长家出来,就去了大伯家。

林昌盛倒是爽快答应借牛车给他,也答应让两个堂兄跟他一块去府城卖猪,还问他何时出发。

虽然林满堂还没借到最后一辆牛车,但他还是道,“等进了腊月。”

从大伯家出来,他又去了趟王高家。

王高家地少,常年养羊贴补家用。上回他们家借了他五吊钱,后来也一直没要回去。直到今年夏天,他才将钱全部还给他。

林满堂问王高有没有时间跟他去府城卖猪。

王高问得比林福全还细,“府城生羊多少钱?”

林满堂还真不知道,不过他知道羊肉是十一文,比县城贵两三文。

王高喜得不成,“那我能一块将羊带上吗?”

林满堂有些为难,“可我三辆牛车装满,没办法再装羊了。”

王高一听,“没事儿,我去跟人借牛。我女儿婆家就有牛。到时候我把家里的三头羊一块带去。我也不要你出工钱,成吗?”

他知道自己提这要求不厚道,可是他家穷,儿子又生得那么多,两个小儿子还等着说媳妇,彩礼至今还没个着落,这眼瞅着都要十七了,再不成亲,该让人笑话了,他能怎么办?他就只能厚着脸皮,请林满堂通融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