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孤军(第2/3页)

苏岑眼前一亮,一时间有些激动地搓了搓手,“我整理过当年您办理过的所有案件,也曾拜读过以您所破的案子编纂的《陈氏刑律》,对您崇拜敬仰的很,当初还试图打听过您的下落,不过张君张大人没告诉我,不曾想竟然能在这里见到您,实在是一时激动难以自持,还望您不要见怪。”

李释在一旁轻轻地皱了皱眉,他来都没见这小兔崽子这么激动,敢情到最后他还比不过一个糟老头子?

陈光禄笑着点点头,“见怪谈不上,你这后生倒是有趣的很,我有好些年都没见过像你这样的人了。”

苏岑想起自己之前那些猜忌和试探,不好意思地一笑,“让陈老见笑了。”

之后才正色道:“您还记得当初的田平之吗?”

陈光禄微微眯了眯眼,不由心道:“这小子当真厉害,一下便点出了问题的关键,这一系列案件的起因,可不就是那个叫田平之的仕子。”

“永隆二十二年春,正赶上三年一度的科举考试,大批仕子涌入京城,不等会试开始,私下里便已经先较量过一番了。”陈光禄遥想当初的京中盛况,百家集萃,茶楼酒肆里到处都能看见那些白衣仕子模样的人,比诗斗对,听的久了连街上叫卖的儿童都能吟上一两句。

“当时最为瞩目的有两个人,一人是写实派,出口便是民生多艰,苍生社稷,妥妥的栋梁之才。这人后来也不负众望,官至丞相,也就是如今的柳相柳珵。”陈光禄顿了顿,接着道:“还有一人,生性浪漫,颇有些放浪不羁,所作之词也皆是些歌咏山川流水的佳作,舒朗大气,卓雅不俗。而这个人,就是田平之。当时仕子中早有说法,一甲三人中状元、榜眼必定是这两位占了,剩下的人努努力,看谁能夺一个探花位置。”

苏岑:“这两个人嫉贤妒能,彼此不合?”

陈光禄摇了摇头,“恰恰相反,柳珵和田平之是难得的瑜亮之交,互相欣赏,经常同吃同睡,通宵切磋文章,当时还有人戏称两人是‘鸾凤齐鸣’。”

“‘万籁齐开惊鸾佩,九州通衢天上来’,”苏岑不由想到当初下扬州时途径汴州,在那个小草棚里与人斗诗听到的两句,柳珵字仲佩,而‘天’通一个‘田’字,这诗句明里看是写黄河入汴的波澜壮阔,实则却在暗喻两人,一个‘鸾’字则像是印证了那个戏称,若这诗真的田平之所作,两人只怕还不仅仅是瑜亮之交那么简单。

而柳珵却说他不认识田平之……

“谁都没想到,风光卓绝的状元之才,就那么死在了考场上。”陈光禄幽幽叹了口气,“后来田平之的父亲找上我,想让我帮他查田平之的真正死因,我自三月接手这个案子,距离当时案发已过去一月有余,但好在当时气候尚冷,人又埋在冻土里,挖出来时倒还算齐全。当时这个案子的仵作是从万年县县衙征调过来的,姓武,有些真才实学,通过多方排查验证,发现田平之生前就患有哮喘,而在他胃里的食物残渣里竟找到了榛子粉。”

“是毒杀?!”苏岑震惊之余凝眉细想,“会试三天都是自己带吃的进去,也就是说田平之在进贡院前就已经被人盯上了。能给田平之的食物动手脚的必定是他的身边人,田老伯随儿子入京陪考,田平之所带的食物应该也是他准备的。但他不可能不知道田平之从小患有哮喘,更不会加害自己的儿子,除了田老伯,田平之身边的人……也就只有柳珵了。”

陈光禄颇为欣赏地点了点头,“我们当时也是这么认为的,但刚刚查到柳珵身上,柳珵便被钦点成了状元,再后来,太宗皇帝驾崩,先帝继位,柳珵身为天子门生,深得先帝器重,供职中书省,官拜中书舍人,一时之间风头无两,就不是那么好查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