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第2/3页)

“从2001年到2011年,我们省在冬令营中拿金牌的学生人数每年都在下降!最近三年下降的尤其明显!”

阶梯教室里响起一阵阵倒吸冷气的声音。

统计图中一路下滑的曲线,让每一位竞赛生都揪紧了心。

赵博涵学长震惊之下,手中的笔啪嗒一下掉在桌子上,然后滚落在地上,顾不上捡。

贾浩南故意停顿几秒再开口,“原因是什么呢?是我们省的学生不行吗?不是;是我们省的老师不行吗?不是;是我们省的重视程度不够吗?也不是。”

“我们省之所以是竞赛强省,是因为我们省的竞赛起步早,依托在我们省高质量的教育水平之上,培养和选拔出了很多优秀的竞赛生。”

“但是这些年来,各个省份都越来越重视学科竞赛,后面的省份奋起直追!”

“我们省与其他省份相比,最大的劣势是——教育平均化!”

阶梯教室里顿时一片哗然,学生们震惊、不解。

云歌倒是瞬间明白了贾浩南的意思。

贾老师拍了拍麦克风,示意大家安静下来,然后继续说道,“我知道,在大家心中,教育资源不平均是需要改善的问题,教育平均化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这当然是对的。但是今天我们不讨论国计民生的大事,仅仅从学科竞赛这个微小的角度来思考。”

“我们Z省和其他省份相比,学科竞赛没有做到集中化。专业化和规模化也做得还不够。简单地说,就是各个学校在自己玩自己的。许多学校都有好苗子、都有好老师。但是放眼全省,好苗子分散、好老师也分散,想要在竞赛上出成绩,只能靠学生自己的努力,以及学校里三四个竞赛教练,甚至只有一两个竞赛教练的帮助。”

“其他省份情况就不一样了。许多省份中都有面向全省招生的超级中学。超级中学在招生时,就吸走了全省最顶尖的初中生。”

阶梯教室中响起一阵窃窃私语,Z省最顶尖的高中,招生范围也仅限于本市,没有一所高中可以吸纳全省的尖子生。也因此,Z省最顶尖的高中怎么数也得有十几所,十几所高中实力相当、难分伯仲。要说谁是最顶尖的一所,没有人能说得出来。

然而根据贾老师所说,有些省份存在的超级中学,毫无疑问地是全省最好,将其他中学远远甩在身后,吸纳了全省最顶尖的竞赛教练和全省最顶尖的学生!

“想要在学科竞赛中取得好成绩,竞赛生智商高低重要吗?重要。但是对题型的理解和针对性训练更加重要!”

“在这方面,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比不上其他省的超级中学。”

“几所超级中学,据我所知,每年都会聘请大学教授作为兼职教练员,每周给竞赛生授课——授课费用非常高昂,而这一部分费用全都由学校承担,并不向学生征收费用。”

“每个年级至少配备一名竞赛教练就不说了,还有每年从学校毕业的竞赛退役选手——这些师兄师姐们都在竞赛上取得过非常辉煌的成绩,对竞赛的理解十分透彻,一定还有一套适合自己的竞赛学习方法——这些竞赛退役选手,也都会被高中母校用高昂的课时费请回来给学弟学妹们上课。”

“大学教授、竞赛教练、退役选手——老中青三代结合的竞赛教员体系——我们省哪所高中拥有吗?”

坐满阶梯教室的学生们纷纷摇头。

贾老师继续说道,“最起码我任教的崇礼,目前还没有搭建起这样的竞赛教练体系。只保证了竞赛教练这一环,另外两环,我在努力搭建,但是目前还远远称不上完善。”

崇礼高中都没有的,Z省其他高中也没有。

“还有超级中学为竞赛让路的高考教学——竞赛生独立分班,五项学科竞赛生各有自己上课和自习的教室,理化生还有堪比大学的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