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第2/3页)

王二妹嘴角抽搐,得,大嫂还是心心念念要回去显摆啊。

1971年的春节,崔家头一次吃肉吃得肚饱肥圆,听着集镇上传来的零星炮仗声,他们相信,明年的这个时候,他们肯定也能放上炮仗。

而且是牛屎沟第一家放炮仗的。

大年初二,除了刘惠和黄柔,妯娌们都走娘家去了。此时的幺妹真是分外想念远在北京的“外公外婆”,要是她跟妈妈也能去北京就好啦,她一定给外公外婆带许多好吃哒!

正月里的日子过得特别快,孩子们兜里或多或少都有点吃的,瓜子儿,水果糖,炒黄豆蚕豆豌豆各种豆,揣得满满的出去,村口溜达一圈,谁不羡慕?

翻花绳被春苗姐姐发扬光大后,现在全村的小姑娘都在玩这个,大榕树下就是据点。幺妹揣着胀鼓鼓的小豆豆,悠哉悠哉逛过去。

“崔春晖,你妹来啦!”李宝柱在旁边pià jī扇得飞起,眼睛也没错过那白净净的小姑娘。

春晖姐姐忙着跟张秋兰的堂姐翻花绳呢,正翻到难舍难分胜负未定的时候,只来得及说一声:“妹啊,别去村口。”

是这样的,因为开春后要大干一场,队上提前打了一块新的道场,就在村口,大榕树过去十米。道场用的全是牛屎,打了厚厚的一层,现在还没干透,气味怪臭的。

幺妹“嘎嘣”吃一颗小豆豆,“好哒!”

“哟,幺妹也出来玩啦?你妈呢?”顾老太坐门口的石坎上,一下一下的搓着麻绳,“呸”一口唾沫在手掌心,两缕麻线对着搓,很快,一段结实的油亮亮的沾着老太太口水的麻绳就出来了。

她也想洗手,可人喝的水都快没了,哪有那么造的。

“我妈妈在备课。”幺妹掏出一小把炒豆豆,“奶奶,给。”

她是知恩图报的小地精,吃过人家橘子罐头,现在还记着呢。

顾老太“哎哟”一乐,接过来吃了两个。崔家的豌豆不是炒,而是油炸的。一个个金黄黄的吸足了清油,裹上盐巴和淡淡的辣椒花椒八角粉,那就是五香的,别提多香了!

“你妈过两天去上班,那你怎么办呀?”

“我就在家等着,等我妈妈下班鸭。”

顾老太还想问那你会不会想你妈,一转身,小丫头已经甩着小揪揪跑远了。

因为她听见大槐树“咳咳咳”的咳嗽声,咳得整棵树都在颤抖,落下不少树叶子,就像奶奶咳嗽的时候。

幺妹绕到槐树后,轻轻抚摸着老槐树,“爷爷你生病了吗?”

“是啊,年纪大了就是这儿不好那儿不好的……咳咳。”老槐树的声音特别喑哑,甚至还在颤抖。

“那你可以吃药吗?”她现在的智商已经知道,人吃的药不能给植物吃了。

“我啊,咳咳……是老毛病啦。”

幺妹不知道怎样才能减轻它的痛苦,只好学着妈妈照顾她一样,轻柔的帮它拍背。

槐树是一株六百多岁的老槐树啦,从明朝的时候就出生在这儿,活了太多太多年,见了太多太多事,幺妹很喜欢听他讲故事。

他的故事有一种不同于妈妈的厚重感,像敲响一盏古老的钟一样,源远流长,余音袅袅。但去年天干,有一半树冠已经被太阳晒死了,老槐树说它快不行了,今年要还不下雨的话,它就得一命呜呼了,也不怎么讲故事了。

“你能帮爷爷一个忙吗?”

幺妹赶紧点头,三个也可以哒。

“爷爷脚底下有个东西硌脚,你帮爷爷挖出来怎么样?”

“好哒!”小地精用她的灵力感受了一下,老槐树脚底下不属于土地的东西太多啦,有木头的,金属的,塑料的,但埋得太深,她也不知道是什么硌他的脚。

“是一个瓦罐,都长毛啦,就在我这个枝桠的正下方,大概三尺深的地方。”

幺妹记下,跑回家里找伯伯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