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第4/5页)

在大领导面前,她可得好好的当好班主任,不止不生气,为了表达她的“和蔼”“关爱学生”,她还热情的留崔家姐妹几个坐边上,让孩子们挤挤,给她们腾出几个位子来。

看吧,连村里来的野孩子她都能这么关爱,这么无微不至,对待自个儿班上的学生,那还不得嘘寒问暖,天天老母亲式的疼爱?

领导们可好好看看吧,明年的“优秀教师”她是势在必得了哟!

因为学校级别,一旦评上啥荣誉称号,那都是市级的!有了荣誉称号,意味着加工资,晋职称,她一想到那悬在心头的两百块服装费,心里就万念俱灰。

恨那该死的湖南人,恨那该死的假清高的黄柔!可她唯独就是不恨贪便宜的自己,以权谋私的自己。

很快,话筒里传来“喂喂”两声,主持人轻咳一声,台下渐渐的安静下来,就连学生后排围得水泄不通的人山人海,也安静了。

其实,对于这样抬着话筒讲话的场景大家并不稀罕,公社每年都会组织几场“大练兵”,有时候还会和县里派下来的工人联合工农大练兵,那才叫一个热闹,人山人海,人声鼎沸。

主持人发言,说过开场白,开始介绍莅临领导,除了校领导,厂领导,还有市教育局领导,以及市里的领导……当然,大家最关心的穿军装的一男一女,原来女的是西南某军区文工团的团长,男的是南京啥电视艺术中心的副主任,台下的农民基本不懂。

黄柔却心内一惊,电视艺术中心那可不得了,负责声音、视频等电视作品制作审核的,类似于后世的广电局,但比广电局又多了点军人色彩,因为她听见校长称呼那位“副主任”为“大校”。

大校是军衔!

当然,其他不懂的人也够炸锅了!文工团是啥?那是能跳会唱的俊男美女们待的地方啊,在这年代可是妥妥的香饽饽,谁家孩子要进了文工团,那就是全街道整个区的骄傲啊!

卫娜挺了挺胸膛,恨不得上去抱住女团长的腿就是嘘寒问暖,她儿子的前程可就在今日一搏了啊!就连素来看不惯她的公公婆婆,也精神抖擞的挤进最内层,眼巴巴看着呢。

很快,在大家的期待中,汇演开始了。

第一个节目是陈静他们班的合唱《团结就是力量》。她平时就挺爱听歌唱歌的,排练得也很用心,把一首简单的谁都能唱的歌排出了层层叠叠的感觉,有独有合,有高有低,颇有种“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感觉。

关键前头还有个打节拍的“指挥”,跟交响乐团似的,虽然没有任何音乐配乐,可孩子们非常投入,唱出了歌曲的精髓!

歌声刚一结束,台下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陈静也是高兴得不行,她没想到孩子们这么认真,这么投入,到高潮部分基本都是声嘶力竭的!

“阿柔,你们班的怎么样?”

黄柔摇摇头,他们的比较简单,《黄河大合唱》,没有这么多层次分明的“合唱团”感觉,因为她本身就不会唱歌,也没啥艺术细胞。

“没事没事,反正合唱也就那样,我倒是蛮期待绿真的节目。”陈静被黄柔冷落过一段时间,也深刻反省了自己,觉着她在很多事上确实太爱替别人做主了,再好的朋友那也是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所以现在也不说什么“我干闺女”这样的话了。

经过几个合唱、舞蹈、诗朗诵节目后,终于,学前班开始候场了。卫娜心里挂念着排在第十位的儿子的独唱,也没心思指挥他们。

没老师指挥的四五岁豆丁们,又被这么多陌生脑袋围观着,时不时不知道被谁笑一声,吓一声,全都乱了阵脚。

于是,人家第七个节目还没结束呢,排头的豆丁就踉踉跄跄上台了,后头的豆丁就跟小鸭子跟着鸭妈妈过马路似的,只知道跟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