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云梦蒹葭寒(四)(第2/3页)

皇帝心里一动,“兵分两路,一路佯攻襄阳,牵制王玄鹤,另外一路猛攻义阳三关。至于檀涓……”皇帝脸色顿时难看极了。

周珣之知道皇帝的心思,“檀涓心性不定,现在他的家眷还在洛阳,陛下何不先尝试招降?”

皇帝冷笑,“他现在不过是檀道一的傀儡罢了。要招降檀道一,我看除了国公,没有人有这个本事了。”

周珣之有些尴尬。

皇帝没有理他。“岳阳,岳阳……”他口中默默念诵了几遍,下定了决心,对众人笑道:“昔日楚王狩猎云梦大泽,野火之起也若云蜺,兕虎之嗥声若雷霆,这样豪壮的景象,诸位难道不向往吗?我是等不及要一览洞庭湖畔的风光了。”他拍案而起,“先攻义阳。”

是夜,皇帝与诸将议定,大军兵分两路,周珣之率主力步兵与水师佯攻樊城,列阵于汉江,以威慑襄阳城中的王玄鹤,另一路由皇帝亲领三万精锐,借着山林掩映,趁夜悄然逼近义阳。距关隘几十里外,结营扎寨,斥候查探之后,回禀道:“三关之中,以九里关兵力最少,平靖关最多。”

薛纨道:“请陛下坐镇中军,等关口打开后,再随大军前往义阳城外。”

柔然公主扮做亲兵,甩开随行的柔然侍卫,在险峻的山壁间穿梭了几个来回,驱马越过溪涧,像一阵风般落在皇帝帐前,笑道:“鸟都停在枝头,草也没人踩过,这山谷没有伏兵,陛下要不要我再去箭楼附近探一探?”

皇帝持起马鞭,走出帐外,遥望外头的万仞山壁和幽深峡谷,转而对薛纨笑道:“连一个女流之辈都毫无畏惧,你觉得我能无所事事地坐在中军帐里吗?”

皇帝这一路御驾亲征,自朝廷百官到随行兵将,都是提心吊胆,时刻规劝他万乘之尊不可轻易赴险,皇帝起先还谨慎,之后一路势如破竹,越发信心倍增起来——薛纨知道劝也没用,只能请皇帝穿上铠甲,自己将刀与弓箭背在身上,上马紧紧跟随着皇帝,“臣护着陛下。”

皇帝系上铠甲,扭过脸看一眼薛纨,笑道:“你在云中也算统御千军万马的大将军了,怎么这会成了个束手束脚的小侍卫?”

因为在建康那段不为人知的离奇经历,皇帝对薛纨总有种格外的亲近。离近了看,皇帝那张被铠甲衬托得越发英气的脸上还带着跃跃欲试,薛纨也笑了,说:“陛下的安危,要远比三军要紧。”

皇帝朗声一笑,君臣间仅有的那点嫌隙也消失无踪,他慷慨地许诺:“等这一仗打胜了,我赐你一名万里挑一的美人。”

薛纨一顿,低头理了一理箭囊,微笑道:“谢陛下隆恩。”

皇帝特意观察了薛纨一瞬——他平静的眼神里看不出丝毫怨怼,也没有任何要追究华浓夫人之死的意思,皇帝略微心安,隔了一会,轻笑道:“你放心吧,一旦朕有不测,朝臣们会拥立太子登基,国公怎么会让朕这个时候死呢?”

薛纨的微笑敛去了,把箭囊收起来,他挽起弓,驱马跟上皇帝。

皇帝用马鞭指着关隘的方向,说:“三关互为倚仗,开一道关口,另外两道也会不攻自破。九里关最容易攻破,你随我攻打九里关。等三军汇合后,再直取义阳。”

“是。”薛纨迅速观察了一下周遭地形。谷深林密,但草尖没有踩踏的迹象,的确没有伏兵。前方箭楼的旌旗在岚气中若隐若现。过了关隘,就到义阳,等在义阳的,会是杨侑吗?

队伍进发前,众兵将都在等候皇帝号令,奇异的平静中,薛纨突然出声打断了皇帝即将出口的高呼,“陛下。”

潮水般的队伍蜿蜒涌入隘口,狭窄逼仄的山道将队伍越挤越细,数道尖利的号角声破云而出,打破了隘口的宁静。九里关的守将没有预料到会迎来敌军,仓促迎战,一时间箭矢齐发,鼓声、雷声、还有山石轰隆的滚动声尽数灌入耳中,皇帝勒马,不禁往后退了一步。尽管胸有成竹,但不间歇的血花和惨嚎在耳畔爆开,仍然让他有些胆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