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4章(第2/3页)

最可怕的是,舒宁穿过来的时间点非常不妙,刚巧在宋凝及笄这一天,也就是说,婚已经悔了,仇恨的种子已经在大反派穆王的心里种下了,穆王也进了京城,只等他当上锦衣卫的头头、抓到宋大人的把柄,舒宁就要体会一把“香消玉殒”了!

舒宁不想死,幸好按照那寥寥几行剧情提示,宋家全家入狱时是在下雪的寒冬,现在刚刚暮春,舒宁还有半年左右的时间扭转这一局面。

怎么扭?

穆王恨宋家,进京后他位高权重,即使舒宁知道宋大人到底递了什么小把柄给穆王,提前消灭这个把柄,只要穆王还恨宋家,穆王就仍有无数机会报复宋家众人。更何况,舒宁压根不知道宋大人到底犯了什么事情。

所以,要想保住全家性命,关键是消除穆王的恨。

穆王进京不久,他的身世就在京城传遍了,大街小巷都知道老皇帝多了一个皇子。

无关的百姓置身事外,把此事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聊得津津有味,宋家一家五口的心头却蒙上了一层黑黑的乌云。

杜氏一直在埋怨丈夫:“都怪你当年势利眼,你要是不去退婚,现在咱们凝凝就是准王妃!”

年近四十的宋大人都发愁一晚了,愁得眼底发黑、嘴角长泡,听了这话,宋大人瞪了一眼妻子:“你还有脸说我?当年要不是你总在我耳边吹风,我会干出那种事?”

杜氏撇撇嘴,没再反驳丈夫。

大少爷宋泽低着头,闷闷地吃饭,脸上也是一副苦相。他今年二十了,已经高中举人,明年就要下场春闱,官学的先生们都看好他,如今穆王一来,迟早要对自家下手,他脑袋再聪明读书再厉害又有什么用?

大哥还能吃下东西,十二岁的宋润毫无胃口,垂头丧气地跟父母告状:“听说咱们家与穆王殿下有仇,以前交好的朋友们都不理我了,我去官学,旁人见了我就躲,仿佛我是瘟神,谁沾了我谁倒霉。”

宋大人、杜氏听了,心疼又无可奈何。

四人或长吁或短叹,只有舒宁默默地吃饭。

“凝凝啊,你就不担心吗?”杜氏看着小心把鱼刺挑出来的女儿,疑惑地问道。当年穆王落魄,女儿也哭着闹着要悔婚,进京后一直想嫁个如意郎君,挺聪明机灵的姑娘,现在家里都快火烧眉毛了,女儿怎么还有心情吃鱼?

舒宁心里也愁啊,但光愁没用,得想办法。

“娘,你说咱们一家诚心去王府给王爷赔罪,王爷会原谅咱们吗?”舒宁放下筷子,小声问道。

杜氏苦笑:“哪有那么容易。”

她与丈夫都打听清楚了,穆王这人,狠得不像人!

据说穆王一直在码头当苦力,一个人干活,一个人领工钱,一个人吃饭,从不与任何人来往。有一次他没去上工,工头去他住的小破屋找,发现人躺在木板上,全身都凉了,竟是染了恶疾没人照料,悄无声息地死了。

工头便寻了一张破席子,将人丢到了乱葬岗。

结果两天后,一个人影踉踉跄跄地从乱葬岗的尸堆里爬了出来,正是穆王。

那场面,听着都瘆得慌!

这种死人堆里打过滚的连阎王都不敢收的煞星,竟然还有地痞流氓看他年纪轻,一个人孤零零地住,半夜翻墙要去偷钱,被穆王抓住直接打断了一条腿。小偷不甘心啊,雇了几个地痞子一起来揍穆王,穆王不知道是失手还是故意的,打死了其中两个,被人家父母抓住送到官府,要求偿命。

命案都得报到京城,大理寺请老皇帝批示时,老皇帝看了凶手的身世来历,心里一咯噔,派心腹密探悄悄去查,得知苗氏的儿子乃早产,长得还像他,十分有七分的那种相似,那必然是他的儿子无疑啊。

就这样,穆王的身世真相大白了,凶杀的案子也成了自卫失手,无罪释放,进京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