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第3/5页)

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

如果那个间谍是对的。

凯塞林对隆美尔说:“我觉得你可能会犯下大错。”

“这么想是你的权利。”隆美尔冷静地说。

冯·梅勒辛一点儿也冷静不下来。如果事情发展与预期相违,柏林方面很快会听说隆美尔是如何不恰当地听信于拙劣的情报,而冯·梅勒辛会因为提供情报而被指责。隆美尔对于连累他的下属态度是毫不留情的。

隆美尔看着做记录的副官。“这些就是我明天的命令了。”他挑衅地怒视着凯塞林。

冯·梅勒辛把手放到口袋里,手指交叉祈祷一切顺利。

冯·梅勒辛一直记得十六天后他和隆美尔欣赏托布鲁克日出的那个时刻。

他们一起站在艾尔·阿丹姆东北部的悬崖边上,等待战斗开始。隆美尔戴着从被俘的奥康纳将军身上得来的护目镜,那副护目镜已经成为他的某种标志。他的状态极佳:眼神明亮,生气勃勃,充满自信。当他扫视地形、推算战斗走向时,旁人几乎可以听见他大脑运转的嘀嗒声。

冯·梅勒辛说:“那个间谍是对的。”

隆美尔露出笑容。“这正是我在想的事。”

盟军在六月五日的反攻和预期如出一辙,而隆美尔强有力的防卫成了一场针对反攻的反攻。盟军参战的四个旅其中三个被消灭,四个炮兵团被俘虏。隆美尔毫不手软地巩固他的优势。六月十四日,加查拉防线被攻破,而今天,六月二十日,他们将围攻至关重要的海滨要塞托布鲁克。

冯·梅勒辛打了个寒战。清晨五点的沙漠里竟然这么冷,实在让人惊讶。

他看着天空。五点二十分,进攻开始了。

起初那声音像是远处的雷声,之后逐渐增强,成为振聋发聩的轰鸣,这是斯图卡轰炸机靠近的声音。第一纵队飞过,朝英军所在处俯冲,扔下炸弹。一大片硝烟和尘土滚滚升起,隆美尔的全部炮兵随即开火,炮弹齐鸣,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一波又一波的斯图卡飞了过来。一共有上百架轰炸机。

冯·梅勒辛说:“太棒了。凯塞林真有两下子。”

他说错话了。隆美尔声色俱厉地说:“没有凯塞林的功劳。今天我们是自己指挥的飞机。”

即便如此,空军还是上演了一出好戏,冯·梅勒辛想。不过他没说出来。

托布鲁克是一座同心圆环状的堡垒。要塞本身是在一座城里,这座城则位于一片英军占领区域的中心,这片区域被长达三十五英里的铁丝网所环绕,沿线散布着若干炮台。德军必须穿过铁丝网,突破城市,再攻下要塞。

战场中间升起一团橙色的烟雾。冯·梅勒辛说:“那是参与攻击的工程兵发出的信号,告诉炮兵加大他们的射程。”

隆美尔点点头。“很好,我们在向前推进。”

冯·梅勒辛突然充满了乐观的想法。托布鲁克有战利品,汽油、炸药、帐篷、卡车——隆美尔的机动运输已经有大半是由俘获的英军汽车完成的了——还有食物。冯·梅勒辛微笑着说:“晚饭吃新鲜的鱼?”

隆美尔理解他的思路。“肝脏,”他说,“炸土豆,新鲜面包。”

“一张真正的床,带一个羽毛枕头。”

“在一栋能挡住酷热和虫子的石墙房子里。”

一个跑腿的士兵送来一条消息。冯·梅勒辛接过来读了读。他努力克制着声音里的激动说:“他们已经剪断了六十九号炮台附近的铁丝网,蒙尼将军的部队正和非洲军团的步兵并肩作战。”

“太好了。”隆美尔说,“我们打开了一个缺口。走吧。”

上午十点半,陆军中校瑞吉·博格从范德姆办公室门口探出头来,说:“托布鲁克被包围了。”

眼下似乎没有工作的必要。范德姆机械地继续干活,阅读线人的报告;考虑如何处理一个懒惰的副官,此人按例应该获得提拔,但实际并不够格;试图想出一条解决阿历克斯·沃尔夫案件的新思路;但所有这些事都显得完全无关紧要。随着白天慢慢过去,传来的消息越来越让人消沉。德军突破了包围的铁丝网;他们在反坦克壕沟上架好了桥;他们穿过了内层的雷区;他们到达了战略上至关重要的被称为国王十字的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