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第2/3页)

邵循一听就知道他在想什么,刚才满心的复杂登时消散的无影无踪,她勾了勾唇角,但是却很有点皮笑肉不笑的感觉:“多谢康内官挂心,只是不知道方才守在门口的宫人去了哪里?”

康李打量着她行动自如,似乎也没有疲惫的姿态,心里有些纳闷,别有深意的回答道:“您放心就是,该说的不该说的她们都懂。”

邵循“哦”了一声,也没多说什么,更别提要什么轿辇,径直离开了。

康李被撩在原地,真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心想这邵家的丫头未免也太傲慢了,她爹对着自己还得客客气气的呢,难不成这新娘进了房,媒人就扔过墙了?

邵循本想去找二公主,但是到了宁寿宫门口却被太后身边的伍嬷嬷拦了下来。

“姑娘,几位公主并六皇子都有点醉,被太后留在宫中歇息了。”

邵循有些意外,却仍道:“那劳烦嬷嬷带我去二公主所在的房间吧,我就要出宫了,怎么也要向公主道别吧。”

伍嬷嬷从刚才就一直在观察着这位将来似乎有大造化的小姐,看她的动作似乎和以往并无不同,还因为睡了一觉,精神不萎靡,反倒更好了些,心里其实就有了点数,再一听她到现在还有心思跟朋友道别,就对自己刚才的判断更加确定了。

这两人应该真的没有成事。

确定了这一点,伍嬷嬷的态度反倒更加谨慎恭敬了——这皇帝有了意思,两人独处了这么长的时间还没有发生什么,要么就是这女子魅力不够大——这当然不可能。

要么就是她备受珍爱,以至于皇帝由于珍惜而不想唐突,克制了自己的欲望。

而这,恰恰是最难得的。

伍嬷嬷为难道:“方才公主就执意要寻姑娘,可是……奴婢只能跟她说您喝醉了,嚷着要回家,所以将您送回去了。”

邵循心想,这下好了,怎么感觉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都知道的差不多了。

这嬷嬷明显是知情的,她是太后的心腹,肯定不可能瞒着主子。

而二公主也并非迟钝的人,她现在喝了点酒,所以才被糊弄过去,等她一旦清醒,未必察觉不到问题。

邵循这样一想,自己的尴尬到头都痛了。

皇帝,是阿桐的父亲呀!

伍嬷嬷察言观色,不想再让她难堪,便善解人意的不再提这一茬,叫了两个宫女,特地吩咐她们送邵循出宫。

太后坐在罗汉床上,正让小宫女把切好的水果递过来。

她一边叉了一小块苹果,一边想着皇帝什么时候能出来,就在这时,就有通报声传来:“娘娘,陛下来了。”

太后挥手叫小宫女端了盘子走开,“叫他进来吧。”

等皇帝进来请了安坐定后,太后先不说话,而是打量了他半晌。

皇帝笑道:“母后在看什么?”

太后哼了一声:“看这铁树如何开花啊。”

皇帝挑了挑眉,没有说话。

太后就看不惯他这什么话都只在心里琢磨的样子。

她自己的儿子自己了解,旁人见了这样子都以为是皇帝稳重,或是不愿意将事情说出口让旁人担忧,但是太后很清楚,他这是很傲慢的一种表现,看着温和,不多言语,其实心里指不定觉得旁人不配听他的心事,而他也不屑于跟其他人倾诉而已。

她现在倒是很好奇一件事,皇帝跟那个小姑娘在一起的时候,是不是也这幅德行?

太后问道:“你的心思一向难猜,不过总该有个章程才是,那丫头你想给个什么位分?”

皇帝抬了抬眼皮:“八字还没一撇呢,谈什么位分。”

太后往后一仰,叹道:“你呀。”

皇帝道:“母后不必挂心这个,儿子有分寸,不会招人非议的。”

太后平时再看不过皇帝的性子,到底也是个母亲,她对儿子的担忧也不比任何一个当娘的少:“哪个挂心什么非议不非议的,外头的那些个人嘴比妇人还碎,要是凡事都顾及他们说什么,那就只能缩头缩脑什么也不做才衬了他们的意了……我是担心你身边没个知冷知热的人,那丫头你喜欢,我也觉得不错,那就早些把人召进宫来,也好过见你这天天惦记,吃不到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