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5章 标点符号大革命(上)(第2/3页)

以及一个不同身份的男人是否拥有纳妾的资格,以及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才能纳妾,纳妾的数额之类的,都有严格的规定。

还有该怎么对对贵族子弟进行性方面的教育,如何让他们健康的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还挺人性化。

细枝末节很多,小规矩很多,但是最重要的就是三个。

五经十四家法的确立。

谶纬之学融入儒家学说。

君为臣纲成为三纲之首。

于是,白虎观会议之后,儒家学说进一步官方化神学化,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发扬光大。

从此,为了迎合统治者的需要,儒家学说就彻底背离了孔子提出的【敬鬼神而远之】的思想,也背弃了孔子【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学术风格。

儒学神学化,孔子神人化。

为了配合统治者得以生存,儒家学说开始有了国教的发展趋势。

同时,这也进一步整合了儒门士人的思想,为儒家完全垄断思想学术市场奠定了基础。

然后,当然是统治者的全胜。

这场白虎观会议,让统治者获得了统治臣民的最佳思想。

君为臣纲不可更改,三纲六纪最终成型,封建伦理体系基本确定。

家国天下的规制基本成型,皇帝是天下之长,天下之下还有家,家有家长。

家长对族人的权力等同于皇帝对臣民的权力。

封建伦理体系之下的权力就是这样一环套着一环,为了自己的利益,人们也会竭尽全力维护这套体系,间接维护皇权。

虽然到最后,这样的最佳思想也会反噬统治者自己,但那应该是汉章帝看不到的。

发展到了郭某人所处的如今,白虎观会议对如今影响最大的,就是祥瑞大行其道。

统治者们想做什么事情都要搞一点祥瑞出来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

郭某人虽然厌恶谶纬之学,但是他的上位也少不了谶纬之学为他提供了和士人们之间达成妥协的润滑剂。

没有谶纬之学这层润滑剂,他想要成功上位,恐怕还要经历一番波折。

有了谶纬之学就不一样了。

套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让官员们和皇帝们彼此之间有了磨合用的润滑剂,而且也有了一个彼此都可以认同的最好用的背锅侠——老天爷。

郭某人登基做皇帝是因为祥瑞出现,是天意。

魏代汉显然也是天意。

不是我们做臣子的不阻止,而是天意要求如此,我们又该如何阻止呢?

做事是因为祥瑞出现了,既然祥瑞出现了,那就是老天爷认同了。

老天爷认同的事情,天子和臣属当然应该去做,如果出了问题……

那是天意啊!

完美的甩锅。

完美的大义名分。

实在是太特么完美了。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让儒家学说融入谶纬之学从而神学化,对于统治都是有好处的,可以提供便利的。

郭某人玩起这一套来也很6,所以他暂时没有想要改变的想法。

但是另一件事情就不得不让他在意了。

白虎观会议让五经十四家法官方化正统化合法化,胜出的十四家学说各自传扬各自的断句之法,在帝国最高权力场内角逐。

所以断句之权,是士人们赖以为生的根本权力,是决定一家学说走向的根基。

没有标点符号的时代,如何断句,就会如何解读一句经典。

如何解读,就会决定一家宗派的学术思想。

学术思想如何,又会决定学术宗派产生的官员的具体思想和做事方法。

所谓文化垄断,垄断的不是知识,而是断句。

他们只认这种断句方法,其他的都不认,你想自学都没有办法。

所以郭某人非常清楚,若要彻底铲除士人们的文化垄断,就要把断句之权从他们手里收回,全部掌握到中央,由中央统一进行断句,并且刊行天下,统一思想和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