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不落人后(第3/3页)

后来,军器监中果然还是有能人的,一名叫宁继业的年轻铁匠,在反复对比作为样品的一批风暴枪后,终于从其中的一把上发现了端倪。这一把应当是风暴枪的早期批次,制造工艺相对粗陋些,宁继业从枪身上细不可见的螺旋纹路中,判断出这根钢管很有可能是由铁板卷制而成的,在惊讶于东海匠人精湛的工艺的同时,也为仿制工作指明了方向。

当然,即使有了方向,想真正把想法变成产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别的不说,就是最初的钢板怎么来,都令他们很是头疼。还好,当初军器监在贾似道的指示下,曾经试图仿制东海人的板甲,虽然最后做出来的东西不尽如意,但至少琢磨出了一些锻造大块铁板的技术。在此基础上,宁继业等人长期试验,终于有成功的眉目了。当然,尚未最后成功,而且即使成功了,怎么钻枪管还是个大问题。

而且讽刺的是,他们实验所用的钢材,全部是进口的优质东海钢,因为他们自己的冶炼技术不行,与其千锤百炼出一块好钢,还不如直接买昂贵的东海钢呢。

同时,制造枪管是一个问题,制造枪机就又是一个问题。东海火枪的击发依赖于火帽,这个结构极简单的东西却彻底难住了他们。这玩意到底是什么东西?怎么才能仿制出来?如果搞不定这个,那么即使枪管做了出来,也没法用啊!所以,在宁继业带人研究枪管制造的同时,李庭芝又指派另一帮人研究枪机的制造。

基于火帽的枪机结构并不复杂,要仿制是可以的,不过是粗糙一点难用一点罢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点火。拆解了几支火枪之后,他们大致弄明白了,火帽的机理是产生火花,而火花才是点燃火药的关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就是用明火替代火帽也可以,但是难道还能一手拿火把、另一手持枪吗?所以必须寻找更可行的方案才可以。

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军器监中,偶尔有人从云清记的烟花中发现了这种燧发发火机构。若是过去,他们对这种奇技淫巧的东西只会不屑一顾,但是现在不正是用来给火枪点火的最佳替代方式吗?于是这个消息被迅速报告给了李庭芝,而他对此也非常重视,亲自寻到了云清记这里,把陈水安一家给发掘了出来。

……

第二天,临安城北,神机营校场。

陈水安和他的次子陈津信拘谨地站在一处棚子里,看着桌上的一堆金属器械。

旁边,李正拿出两把风暴枪,一把是完好的,另一把的枪机却拆卸了下来,对着陈家父子说道:“我先给你们演示一次,你们看看有什么办法把你们的‘自来火机括’装上去。明白吗?”

两人稀里糊涂地点了点头,李正便轻车熟路地取出一个小竹筒,给完好的那把风暴枪装上了少许火药,没装铅弹,又心疼地取出一个火帽装了上去,展示给他俩看过之后,便抬起枪朝棚外扣动了扳机。

“砰!”

一声脆响传来,棚中顿时充满了硝烟的味道。不过陈家父子都是摆弄惯火药的,对此没有太过惊讶,反而像看到了宝贝一样双眼发光起来。

“喏,”李正又把桌上那把拆开的风暴枪推给了他们,取出一个火帽举给他们看,“就是这样,这‘火枪’是用这个名曰‘火帽’的小东西发火的,你家既然焰火传家,也该看得明白。不过此物难得,若是你们能把‘自来火机’装上去,替掉火帽,便是大功一件了。如何,可有把握?”

陈津信自幼对这些机械的东西有灵性,这时候已经扑到那把风暴枪上摆弄了起来。陈水安连忙点头应承道:“是,是,我们一定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