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第2/3页)

陆雪生每天换一个小组,参与实验工作,野心勃勃地想拉动所有研究组的进度。

小组成员们每天早上八点上班,还能收到陆雪生额外的研究数据,每天的工作进度至少拉快了五倍。

这让许多人开始好奇这小孩究竟开了什么挂,虽然其他人平时工作懈怠,可就算是卯足力气积极干活,也不可能把效率一下子提升五倍。

难不成真是什么千年一遇的天才?

毕竟年仅十八岁的大学生能想出这样的供能思路,的确举世罕见。

一群学者私下猜测京甲是想不出紧急应对之策,才搞出这么个“告慰”上级的科研项目,算在学生头上去申请经费,研究失败,也不会让京甲丢脸。

可现在看来,这项目没准真的是这个天才学生独立想出来的。

渐渐地,实验室里的人员被这孩子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打动了,气氛也变得友善许多。

直到这两天,同事们发现,陆雪生变得不太搭理人了。

毕竟额外承担了难以想象的工作量,有点怨言也可以理解。

有同事自知理亏,实验开始前主动告诉陆雪生:“小陆啊,今天的临界实验观察还是我自己来统计吧,你去忙自己的事就好。”

陆雪生没回答,正对着操作台调整数据。

“没问题吧小陆?”同事不太分得清陆雪生是故意不搭理人,还是没听清,试探着唤他:“小陆?”

男孩却还是没反应。

同事有点不爽的转身,准备去自己的试验台开始工作,没想到身后的陆雪生调整好操作台,立即掉头快步走向他的试验台,向往常一样,开始了他的“带班”工作。

这是什么意思?同事这就有点生气了,箭步走到陆雪生身旁,蹙眉询问:“之前是你自己非要帮我做统计,也没人逼你,不想做也用不着甩脸色吧?”

陆雪生终于察觉身旁有同事一直跟着,茫然抬起头看向他,而后站起身,凑近一步轻声问:“不好意思,你说什么?我今天有点耳鸣,没听清。”

“……”这样近距离的对视,那同事有些吃惊,忍不住关切地询问陆雪生:“你黑眼圈怎么这么重?脸色也不大好,是不是哪里不舒服?这里荒山野岭的没有救护车,哪里不舒服得赶紧请假回城看病啊。”

陆雪生似乎很吃力才听明白了他的话,却没有半分虚弱之态,淡定地回答:“我没事,可能睡眠不太好,晚上补一觉就没事了。”

这时候,实验室里的人还不明白他这句“晚上补觉”是什么意思,晚上睡觉还能叫补觉吗?

这天傍晚,一群科研人员下班,跟随钟教授有说有笑地一起离开实验室。

路过一楼监控室,有安保人员拦下了钟教授,邀请他进监控室,查看一段监控录像。

“教授您看看,就是这位工作人员,值夜人员说是每天都能看见他单独留在实验室工作到天亮,虽然安全协议上没有禁止加班的规定,但我们都比较担心研究人员的健康状况,您看是不是要提醒一下?”

监控室里一片安静,钟教授和身后一群研究人员呆呆盯着屏幕里那个忙碌的年轻身影,惊得哑口无言。

录像里是独自加班加点做实验的陆雪生。

录像被监控人员往后划拉。

凌晨一点、两点,三点…男孩的身影忙碌地游走在实验室各个角落。

实验数据不断从激光打印机里吐出来,男孩取出后,一丝不苟地标记备注好,而后分类摆放,等待八点之后,交付给各个小组的成员。

原来,他惊人的工作效率是靠这样“愚蠢”的方式拼出来的。

“这种情况持续多久了?”钟教授询问保安。

“已经快两个星期了,这小哥天天熬夜加班,这万一累出事……”

“我已经了解了,这就去处理。”